首頁>資訊>

《盜墓筆記》是網上非常火的一部小說,據此還拍攝了多部影視作品,裡面的“摸金校尉”上山入海,經歷奇特,引起了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在現實中,盜墓則是嚴重違反法律的行為。

安徽省淮南市的徐某、張某等人,從2015年開始,對淮南市境內的唯一一座王級大墓武王墩古墓進行了偷盜,墓中的隨葬物品被盜取了70多件。經鑑定以後確認這其中有一級文物26件,二級文物32件,三級文物16件,一般文物1件。將這些文物轉手倒賣以後,盜墓賊們獲利近千萬。

2020年9月,法院對人張某等28人進行了判決。張某等人因盜掘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盜竊罪等分別被判有期徒刑最高十三年,最低1年緩刑1年的不同刑罰。10月16日,警方又將倒賣文物的“終極大佬”劉某園抓獲,盜墓賊們最終都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盜墓賊是可恨的,不止是因為他們偷盜、倒賣文物這種行為為法律所不容。更嚴重的是盜墓這一行為對古墓和文物造成的損傷是無法估計和彌補的。考古的意義不止是發掘文物,更重要的是對古墓整體墓葬資訊的研究。專家可以透過古墓的佈置、棺木的設計和陪葬用品等研究古墓當時所處時代的文明情況。古墓本身牆上的壁畫也代表了當時社會的喪葬的文化。

古墓的發掘通常需要成熟的技術條件。一座古墓是否適合發掘,要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評估。專家們不止要考慮對古墓本身的保護,還要考量文物出土後,在當時條件下能否得到妥善儲存。對於不適宜發掘的古墓,一般是採取暫時封存的方式,留給後人技術成熟以後再進行發掘。

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盜墓賊會不擇手段的去開啟古墓,根本不會在意古墓是否完整和它本身存在的歷史價值。快速拿到墓中的文物是他們的唯一目標。在發掘過程中盜墓賊們會採用各種暴力手段,對古墓本身造成嚴重破壞。對於墓中文物,也不會根據歷史來判定他們的價值,盜墓賊眼中的文物只有現金價值,沒有歷史意義。他們只會盜取他們眼中值錢的東西,其他的都被當作廢品亂扔一氣。甚至有些盜墓賊為了毀滅證據,在自己離開古墓之後直接用一把火將古墓付之一炬。完全抹掉古墓存在的痕跡,這對歷史文化的破壞都是不可逆轉的。

盜墓賊對文物的破壞是我們熟知的行為,但還有一些人也在有意或者無意的狀態下做出了毀壞文物的事情。2013年,湖北一男子在故宮翊坤宮中進行遊覽,因拍照被阻止而情緒激動,於是怒火中燒的他砸碎了翊坤宮正殿的一塊窗玻璃,屋裡陳設的一座鐘也因為男子的舉動摔在了地下。這個鍾屬於國家二級文物,名字叫清代銅鍍金轉花水法人打鐘。因為男子的一時衝動,導致了它的損壞。2017年12月9日,兩名男子來到蟠龍山長城旅行,休息途中在城牆下面生火做飯,燃燒的火焰導致該長城的牆體被燻黑。這些人雖然不是盜墓賊,卻一樣對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先人智慧的表現,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文物的遺址遺蹟也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合理的利用和保護,還能促進一個地區的旅遊業的發展。保護文物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多學習文物保護知識,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對於破壞文物的行為,要敢於制止並報告相關部門。文物對於我們,就像根對於大樹,根繁才能葉茂。破壞文物,既違反了法律,又違背了道德。毀掉的不僅僅是文物本身,更使我們整個社會的文化傳承遭到了破壞。只有大家都攜起手來,才能讓文物的魅力繼續發揮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都能欣賞到文物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22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歷史紀錄片和歷史劇的界限正在消失,這裡藏了一個天大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