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大部分老百姓的祖祖輩輩可能都是依靠務農來生存的。時至今天,中國的務農人數也非常的龐大,據瞭解,截止2021年,中國的農民數量依舊高達5.56億,佔到了人口總數的36%。而農業也是立國之本,而糧食安全更是關乎國家的穩定且長久發展。

只不過在不同的時代下有著不一樣的要求,對於農民朋友們來說,現代社會的務農或許存在很多的條條框框。比如說禁止露天燃燒秸稈,甚至有一些農民因為燃燒秸稈而被處罰了好幾千元的罰款。而且根據相關的新聞報道也可以看出,一些農民為了賺更多的錢,選擇把青苗賣給其他的生產商,但這種行為卻破壞了中國的糧食安全,不利於中國的糧食穩定生產。

不可否認的是,農民種地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而在此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瑕疵,極有可能讓一些人拿著放大鏡來放大,農民因此被口誅筆伐。這樣一來,原本就生存不易的農民朋友的日子就會更加的艱難。

除此之外,一些專家學者更是站在理論的角度對農民種地的行為作出指指點點。比如說,前段時間北京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王福重就曾發表言論指出,表示農民朋友不應該使用收割機來收割麥子,因為收割機會對環境再帶來汙染。

具體來說,這位專家認為,在收割機收割麥子的過程中,麥子的碎末會漂浮在空氣中,從而對空氣造成負面影響,直接影響了環境。顯而易見,這樣的言論是比較荒謬的,諸多網友在瞭解到這位專家所做出的這些表示之後,也都紛紛發出“想象力真豐富”的評論。

要知道,中國的小麥種植地主要分佈在北方地區,並且小麥種植的面積是非常廣泛的,在機械化還沒有運用至農業的時候,家家戶戶可能都只能依靠手工勞動來收割小麥。但這種收割方式不僅效率低,同時也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工作負擔,想要完成大片麥田的收割,至少需要一週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糧食的收穫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一般來說,糧食收穫得越快越好。因為只有把糧食收集在糧倉內進行儲存,才能儘可能地避免避免自然因素的影響,從而保護農民朋友的勞動成果。

在現代社會,機器設備運用至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農民朋友們減輕了勞動量,提高了勞動的生產率,也進一步激發了農民朋友種植糧食的熱情。但如果農民朋友不使用收割機來收割小麥,那麼可能會導致很多農民朋友不再願意從事這項勞動。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福重所給出的建議完全是不合理的,就算不從勞動效率方面來考慮,雖然農業的耕種收割過程中確實會有一些碎末散發到空氣中。但眾所周知,不管是麥穗還是化肥,被風吹散到空氣中的時候,所能傳播的距離都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隨著降雨,這些空氣中的物質也會重新落到土地上。

除此之外,王福重博士曾經還發表過“農民無用”等諸多言論。雖然中國的貧富差距是比較大的,而且普遍來說農民的收入都非常的低,但並不是像王福重所認為的那樣,是農民拖累了國家的發展。

不管在哪個時代,農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農民就是農業發展的主要支撐,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了農民的存在,中國的農業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不僅如此,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其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正是農民,如果沒有了農民的存在,農村經濟的發展可能就會失去勞動力,從而停滯不前。所以說,王福重博士所做出的一系列言論都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忽視了農民在中國總人口中的佔比,忽視了農民對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性。

其實,農業的現代化生產,科學化生產是時代趨勢,而且從國際形勢來看,糧食安全的作用愈發重要,中國也在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而做出不斷的努力。不管是現代工具的應用,還是糧食種子的優良培育,之所以會有這些努力,其主要的一個目的還是為了解放農民的雙手,提高生產率,從而進一步保證中國的糧食產量。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不管是農村經濟的建設,還是農業的發展,其必不可少的離不開農民這一角色,而中國的一些專家也不能忽視實際,一味的站在高論之處,就說出傷害農民利益和感情的言論。

今日話題:北大博士王福重:呼籲農民不要使用收割機割麥子,否則汙染環境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高品質DHA藻油怎麼選?補對產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