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多年來俄羅斯就像是一個行走在國際舞臺上的孤獨巨人:在東方國家眼中俄羅斯的民族屬性似乎應該屬於西方式,然而長期以來俄羅斯卻被排擠在西方主流體系之外。俄羅斯獨特的地緣環境和人文歷史使其一直保持著一種不歐不亞不東不西的尷尬處境:俄羅斯四分之三的國土位於亞洲,只有四分之一的國土位於歐洲;然而俄羅斯四分之三的人口都生活在歐洲部分的領土上。

俄羅斯的經濟中心和主要的工業基地也位於歐洲,首都莫斯科以及聖彼得堡等主要大城市也普遍集中分佈在歐洲。然而在17世紀以前俄羅斯卻並不被視為一個歐洲國家。歐洲的文明起源於南歐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這一文明所覆蓋的範圍最北只延伸到萊茵河-多瑙河-喀爾巴阡山一帶,而從烏拉爾山脈西麓一直延伸到多瑙河的東歐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匈奴人、蒙古人等遊牧民族入侵歐洲的天然地緣通道。

在相當漫長的古代歷史上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德國等廣大東歐、中歐地區與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地區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文明特質。123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部遠征歐洲。從1240年到1480年蒙古人統治羅斯諸公國長達240年之久。蒙古人的統治給俄羅斯帶來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蒙古人統治時期對俄羅斯人瘋狂掠奪,同時也正是蒙古的統治使俄羅斯與西方的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失之交臂。

這導致了俄羅斯在近代史上落後於西方列強的局面,然而另一方面也正是蒙古人塑造了統一的俄羅斯民族。蒙古入侵之前俄羅斯是由一個個彼此獨立的小公國組成的。最終統一俄羅斯的莫斯科大公國最早正是通過向蒙古稱臣才得以在蒙古人的羽翼下發展壯大。蒙古人在政治上促成了完整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誕生;在經濟上帶去了東方先進的技術和制度;在文化上俄羅斯語言中有大量借用了蒙古語詞彙。

俄羅斯歷史上出現過有蒙古血統的大公92人、大王50人、公侯13人,此外還有至少三百個貴族的世襲姓氏來自蒙古。在沙皇家族之中有兩個皇帝是明確肯定帶有蒙古血統的,而帶有蒙古血統的皇后有六人。另外擁有蒙古血統的俄羅斯名將有六人、科學家四人、文學家三人。這其中就包括庫圖佐夫、門捷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著名人物,蘇聯的締造者列寧的祖母也是蒙古人。

崛起之後的俄羅斯民族同時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然而這時西部的歐洲列強正處於國力上升階段,所以俄羅斯向西方的擴張一直受到其他歐洲列強的抵制;相比之下俄羅斯向東方的擴張最終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俄羅斯向東擴張的過程中由當初的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阿斯特拉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都相繼被俄羅斯征服,所以俄羅斯領土的形成過程在相當程度上是對當初蒙古帝國遺產的繼承。

歷史上俄羅斯與蒙古的關係就是這樣糾結:一方面蒙古人的統治令俄羅斯人的民族自尊受到創傷,另一方面俄羅斯民族正是在蒙古人的羽翼下發展壯大的。同時蒙古人對俄羅斯的統治也使其他歐洲國家普遍視俄羅斯為混有蒙古血統的“白色韃靼”,由此造成了俄羅斯與西歐國家在文化心理上的隔閡。可在歐洲人眼中被視為“白色韃靼”的俄羅斯人在東方民族眼中卻是典型的西方人。

俄羅斯人在人種上屬於白色人種,俄語屬於斯拉夫語族的語言,俄羅斯人所信奉的東正教是基督教的分支之一;相比之下蒙古人屬於黃色人種,蒙古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主要信奉的是藏傳佛教。這樣看來俄羅斯人和蒙古人並不像嘛,可我們在上文中不是提到俄羅斯人曾深受蒙古人影響嗎?那麼為什麼今天的俄羅斯人卻和包括蒙古在內的東方民族有著如此的差異性呢?

俄羅斯人有蒙古血統這點是確鑿無疑的,但俄羅斯主要所傳承的仍是東斯拉夫人的基因和文化。蒙古民族實際上和之前草原上崛起的匈奴、突厥等民族一樣是由若干不同族源的部族融合形成的民族共同體。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統一草原之後就用蒙古之名指代這片草原上所有遊牧部落,於是草原上的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等部族都逐漸融入到了現在的蒙古民族之中。

在蒙古草原統一之前塔塔兒部被阿拉伯人稱為“韃靼人”。在蒙古西征的過程中歐洲人也許是接觸到了蒙古軍隊中原出自塔塔兒部的人,也許是從阿拉伯人那裡接觸到了“韃靼人”這一概念,於是他們開始使用“韃靼”一詞稱呼蒙古人。蒙古帝國的擴張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從東方的太平洋沿岸一直到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城下,從白雪皚皚的西伯利亞一直到熱帶島礁曾母暗沙都被蒙古鐵蹄如颶風一般席捲。

在蒙古帝國的擴張征服過程中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等各藩王手中無不握有龐大的領土和強大的軍隊,這就為蒙古帝國日後的分裂埋下了隱患。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全蒙古總人口在60~80萬人左右,這還包括了被納入蒙古民族的原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等部族。以蒙古的人口統治如此偌大的國土,而蒙古本身才剛從原始部族過渡而來。

儘管他們能馬上取天下,然而卻未能使帝國各地建構起統一的政治經濟聯絡,因此當他們面對人口比自己多得多、文明也更為先進的民族時迅速和當地人口出現了融合跡象:中原的蒙古人仿照漢制建立元朝,而西征的蒙古人絕大多數同當地的突厥人融合並皈依了伊斯蘭文明。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欽察汗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突厥化現象。

在這一過程中“韃靼”一詞的外延進一步延伸成為歐亞大陸腹地所有突厥-蒙古系統的草原遊牧民族的統稱。蒙古帝國崩潰後的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突厥系遊牧帝國的人民也會被當時的歐洲人稱之為“韃靼人”。拔都西征後在俄羅斯境內建立的金帳汗國又被稱為欽察汗國。“欽察汗國”這一國名就是因為生活著黑海北岸草原上的欽察人而得來的。

欽察汗國的統治者作為拔都的後代是蒙古人,然而欽察汗國的主體人口其實是欽察人。欽察人實際上是屬於突厥人種,所以蒙古人與欽察人的融合實際上就是一種突厥化的表現。俄羅斯歷史上那些所謂有蒙古韃靼人血統的名人其實很多並不是真正純粹意義上的蒙古血統,而是俄羅斯族與依附於蒙古人的欽察人混血的後代。欽察人是黃白混血民族,而出自東斯拉夫族系的俄羅斯人本身就是白種民族。

白種的東斯拉夫人與黃白混血的欽察人後代身上自然是白種血統相對更多。況且即使是這種混血現象也未必有多普遍。蒙古統治時期對俄羅斯人影響更多是在文化上,非要說蒙古人徹底改變了俄羅斯人的基因未免牽強。拔都建立的欽察汗國直接統治的是位於現在俄羅斯南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至於生活在北部森林地帶的羅斯民族則採取的是羈縻統治的模式。

羅斯公國大多被保留了下來,羅斯大公只要臣服於欽察汗國並定期納貢即可,所以蒙古人和羅斯人其實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只有羅斯上層貴族才會與蒙古韃靼人進行政治聯姻,而在民間羅斯人與蒙古人通婚的現象相當罕見,而與羅斯上層貴族聯姻的蒙古韃靼人也已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蒙古人。蒙古人不要說徹底改變俄羅斯人基因,即使在文化上也只是影響而非同化了俄羅斯人。

俄語中的確大量借用了蒙古語詞彙,然而俄語畢竟是不同於蒙古語的一種語言。同樣對羅斯人實行羈縻統治的蒙古人也從未試圖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同化俄羅斯人的東正教信仰,事實上欽察汗國的蒙古人反倒是在欽察人的影響下用伊斯蘭教取代了蒙古人自己的“長生天”信仰。俄羅斯混有蒙古血統不假,俄羅斯在文化上受到蒙古影響也不假,然而俄羅斯依然在種族、語言、宗教等各方面與蒙古是截然不同的民族。

即使如此西歐國家仍普遍視俄羅斯為“白色韃靼”,那麼這種根深蒂固的排斥是如何形成的呢?俄羅斯與西歐國家有截然不同的民族特質。儘管俄羅斯和西歐國家都是白色人種,可俄羅斯的斯拉夫族系和西歐的日耳曼族系並非同宗;儘管俄羅斯和西歐國家都信奉基督教,然而俄羅斯的東正教和西歐的天主教、新教屬於不同的教派。這樣一個與西歐各國差異性巨大的國家又曾被蒙古人統治過兩百多年。

這樣西歐各國也就自然而然把自己與俄羅斯的文化心理隔閡歸結為蒙古人的統治。當然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排斥除了有文化心理上的隔閡之外還有現實利益的糾葛: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不僅存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俄羅斯龐大的體量更是使西方國家將其視為潛在的威脅。北約和歐盟的東擴實際上就是在對俄羅斯傳統戰略空間的擠壓上實現的。這樣就不能解釋西方國家要把俄羅斯塑造成為“白色韃靼”的原因了。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怕什麼來什麼!關鍵時刻,美總統又被爆出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