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91年1月17日,美國國會大廳內空無一人。一位來自佛蒙特州的眾議員走上講臺,開始了一場極有激情的反戰演講。

就在當天,美國開始了對伊拉克的大規模空襲。

“毫無疑問,美國與他的盟友們可以贏得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帶來的死亡與破壞,第三世界的人民會永記於心,尤其是中東的窮苦福斯”

“我害怕,戰爭以及我們軍隊的強大破壞力,會成為我們用來處理複雜中東問題的習慣性工具。我害怕,有一天我們會後悔這一決定,因為我們會發現,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在中東製造一個戰爭永不停息的世界。”

“雖然美國可以獲得勝利,但我不覺得我們國家的普通人,尤其是工薪階層、窮人和老人可以獲得勝利。我們國家200萬無家可歸的人不可能獲得勝利,我們將不會有預算去幫助他們。幾千萬付不起醫療保險的美國人不可能獲得勝利。佛蒙特州剛剛被趕出自己土地的農場主們不可能獲得勝利,老人和孩子們不可能獲得勝利……”

“議長先生。戰爭現在已經爆發。我們現在的職責應該是盡全力避免流血,並且從最根本的方式幫助我們的軍人們:把他們活著帶回家吧!”

(圖:1991年海灣戰爭)

演講結束,沒有掌聲也沒有歡呼,房間依然是空蕩蕩的。這位看起來有些nerdy但充滿激情的議員整了整手裡的稿子,走下了講臺。身後還能聽到議長冷冰冰地說:“桑德斯先生的發言結束了,下面請下一位…”

看了伯尼·桑德斯的很多演講,這一場是最讓人觸動的。當時美國如日中天,彼時蘇聯剛剛解體,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在國際舞臺上說一不二。尤其是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現代化美軍在中東吊打薩達姆,讓全世界領略了一番資訊化時代的戰爭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沒有人在意這個小小的,從佛蒙特州來的議員所作出的警告,以至於甚至都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聽這樣一個他們眼裡瘋瘋癲癲的、不循規蹈矩的老憤青的話。

一個推行社會主義政策、反對美國世界霸權的議員,他是瘋了吧?

時間推移到2020年,美國普通人對極不平等的財富分配越來越不滿意,而美國軍隊也陷入了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的泥潭。當年桑德斯看起來非常激進的政策,在很多美國人看來已經成了解決現實問題的唯一方法。

那個來自佛蒙特州的小議員,也第二次成為了美國總統候選人。而他的競選綱領,是掀起一場政治革命。

要了解桑德斯的政治為什麼會出現,以及美國目前的政治情況,大家要知道美國目前所面臨的一個困境:美國依舊很偉大,但普通人卻感受不到。

曾經的美國不是這樣的。1945-1955年這十年出生的嬰兒潮一代(也就是boomers),可以說是美國曆史上最幸福的一代人。當時二戰剛剛結束的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燈塔,GDP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還多,國內生產的商品暢銷每一個國家。並且由於戰時經濟,國內貧富差距達到了史上最低。

當時美國的情況是,只要你是個正常(白)人就完全不愁工作。普通工人的工資完全可以負擔得起郊區的別墅和汽車,一個不用上班的妻子和一群孩子。年假去歐洲旅遊,工作二三十年可以安享晚年。

那個年代是很多美國保守派腦子裡的黃金年代,也就是川普說的讓美國重回偉大所要回去的夢鄉。

和現在美國相比,最直觀的可能就是找工作的難易了吧。嬰兒潮一代的美國人,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到自己鎮子上的主街上,挨家挨戶問招不招人,就可以很快找到工作。去大公司找工作就直接去公司前臺,把簡歷甩在接待處就可以了。這些在今天都是無法想象的。

記得在reddit上看到過一個美國年輕人的抱怨:

父輩的人根本不清楚我們現在是怎麼找工作的。(需要對口專業、學歷要求;網路投遞簡歷、預約面試、好幾輪面試等)

我有一個親戚年紀很大。她當年只有野雞大學的英語文憑,直接去了IBM問他們在沒在招聘。IBM恰好有個不知道什麼工作缺人,她就地就被錄用了。當她退休IBM需要重新招人的時候,她的崗位要求申請人有理工科本科+研究生學歷,並且需要工作經驗。

如果現在你再和她一樣直接去公司前臺找工作,你很可能會被那些公司嘲笑。更何況她的簡歷也不符合要求。

蘋果公司的前領導人沃茲尼亞克也說過:“我看到今天在蘋果公司工作所需的經驗和教育水平,我想,'好吧,史蒂夫·喬布斯和我都不可能在今天被蘋果錄取。'

當年美國人的競爭壓力之低,生活之滋潤,可見一斑。

(圖:沃茲尼亞克與喬布斯)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美國在1945年後沒有像歐洲那樣走上高福利國家的道路,搞北歐國家那種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這就是原因:當時美國國內的社會財富增量實在太大了,大到“窮人”根本不在意貧富差距,畢竟所有人的生活都在大幅度變好。

富人或許賺走了很多錢,但窮人得到的也不少,社會競爭壓力低,自然也就沒有人去推動社保、醫保這些為窮人兜底的政策。相反,那個年代美國人喜歡什麼都私有化:自己選擇自己的醫保,買私家車而不是坐公共交通,因為這樣可以給自己更多的選擇與自由。在足夠富裕的情況下,也的確如此。

與之相比,歐洲是社會主義與左派政治的誕生:德國的社會民主黨在1863年就成立了,至今依然是德國政壇的一股力量,英國有工黨,法國有過巴黎公社運動,俄國都爆發革命了。二戰結束之後,歐洲各國都實行了大規模的社會保障政策。

(圖:十月革命)

美國雖然受到過一定的影響,但總體而言沒有出現過成規模的左派運動。畢竟早在1900年,美國普通工人的收入水平就是德國普通工人的2-3倍。北美大陸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人均資源就高。而且美國曆史很短,還沒有歐洲那樣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導致分配沒有那麼不均。

這一切再加上二戰勝利國的加持,讓嬰兒潮的一代成為了最幸福的一代人。

(圖:美軍在巴黎)

但是,這樣的情況是沒法持久的。

隨著歐洲與亞洲的逐漸恢復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與美國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美國國內人口逐漸增加,到現在接近4億,也讓內部競爭愈發激烈:高中畢業已經很難找工作了,再後來即便是大學畢業也要比學校排名。

美國二戰勝利後的紅利在一點一點消失,而這種壓力被完全釋放在了美國的平民階層,而不是企業和富人身上。

(圖:美國的千禧一代)

美國的利益集團依然強大,並且通過幾十年的兼併與擴張,已經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通過美國這臺戰爭機器四處侵略攫取自己的利益。而經濟發展給普通美國人所帶來的利益則越來越少。

折算完通貨膨脹,今天美國人的最低工資在過去幾十年幾乎是持平的,但各項開支卻在飛漲。1960年,一個美國普通大學生可以邊上學邊打零工把學費交完還有剩餘,今天的美國大學生在大學畢業以後,可能一輩子也還不完學貸。

這一點與中國是反著來的。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普遍比上一代和上上一代要好很多,而在美國,年輕人所面臨的生活壓力,要大大超過他們的父輩。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今天的美國已經接近了1930年代歐洲的貧富差距水平,普通人對於社會分配方式有著強烈的不滿,社會矛盾逐漸激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年輕與老年一代(boomer)的敵視。嬰兒潮一代現在大都已經退休,有著大量的積蓄,扮演著投資人、房東這樣的角色,於是也成為了年輕人宣洩憤怒的出口。疫情爆發的時候,還有人把病毒成為“老年人消除工具Boomer Remover”。

(圖:美國嬰兒潮一代)

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的政治討論是去階級化的,也就是說他們很少用“勞動者”和“資本家”這樣的話語去討論政治事件。但最近十年,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國人民逐漸恢復了階級意識,開始使用階級的語言來批判現行的政治體制,支援在美國進行歐洲式的社會主義政策。並且顯而易見的,持這樣觀點的人大都是年輕人。

而伯尼桑德斯就是美國今天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必然出現的一個改革者。

伯尼桑德斯所領導的“政治革命”雖然是一個新的運動,但他本人卻是一個老革命了。

他從年輕的時候就給了自己兩個標籤:反對美國霸權主義,以及社會主義者。

六十年代,當美國入侵越南的時候,他還是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參加左翼運動團體舉著牌子上街抗議美國入侵其他國家,還曾經被警察逮捕。

(圖:年輕的桑德斯被警察逮捕)

桑德斯在七十年代從政,最先擔任伯明頓這個小城市的市長,然後成為了佛蒙特州的眾議員與參議員。在他相當長的從政生涯裡面,他都是美國政治光譜裡面非常邊緣、非常激進的那一部分。

後來參政期間,他反對每一場美國的對外戰爭。他曾經提出過解散中央情報局,因為它是美國干涉他國內政的主要工具。

他希望美國能優先解決自己國內的問題,把錢用在幫助美國普通人身上。“別再買B-2轟炸機了,別再搞星球大戰計劃了,讓美國生產普通人所需的產品吧,讓我們投資美國的企業吧…”

(圖:里根總統的星球大戰計劃)

如果你看過他過往的演講記錄你就會知道,這個人幾十年來都沒有改變過。

但直到最近十年,他的聲音才逐漸被更多人接受。

尤其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聯邦政府為了救市給數家大銀行注資萬億美金,美國國內掀起了巨大的反對聲浪:為什麼普通人付不起房租沒人管,但大企業運營不善國家卻慷慨解囊?

這個國家的利益集團與政府互相勾結,是不是爛到根子裡了?

桑德斯就是那個對抗美國利益集團,要劫富濟貧的總統候選人。他公開宣稱:自己就是要和華爾街,醫保公司,醫藥公司,石油公司,軍火公司,還有大企業開戰。

擷取一些他競選的言論:

“我們是人類歷史上最富裕的國家,卻有著如此巨大的貧富差異。3個最富有的富翁比一半美國人都有錢。

這個國家強大的利益集團有著所有人都無法想象的權力,他們想要維持現狀。他們有用不完的錢花在競選和收買政客上,他們對媒體和政客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我們必須用前所未有的草根行動來對抗這些利益集團。他們可能有錢,也有權力,但我們有人民站在我們一邊。

評價一個偉大的國家,不應該看他們有多少億萬富翁,有多少核彈頭,而應該看他們是如何對待自己最弱勢的群體的:老人、孩子、老兵、窮人、和病人。”

桑德斯有一個很經典的口號“Not me,Us!不是為我,是為了我們所有人。”要知道在美國語境裡面,說這樣的話,堅持這樣的理想,幾乎都會被當成蘇聯間諜了。

2016年美國大選,桑德斯惜敗於希拉里,沒有成為民主黨候選人。而當年總統寶座,也被川普奪走。

從某種意義上說,川普與桑德斯可以說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都是美國目前社會矛盾激化後出現的反應。美國貧富差距巨大的今天,兩人給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桑德斯主張讓富人負起更大的責任,從富人那裡收稅,在美國建立起北歐那樣的福利社會,教育免費,醫療免費。這是左的道路。

而川普則屬於極右的道路:把美國的問題都說成是外國造成的,對外與世界各國大打貿易戰,掠奪國外資源。對內則強化美國民族主義意識,把貧富的矛盾轉化為美國人和移民的矛盾。

希拉里則代表了既得利益集團,也就是維持現狀。

2016年的選舉結果,是川普獲勝,2019年,桑德斯宣佈再一次參選。

而就在前兩天,訊息傳來:桑德斯宣佈棄選,民主黨候選人幾乎可以確定是拜登。

拜登與希拉里一樣,也是既得利益派候選人。其實從幾個民主黨候選人的主要贊助者就能看出其背後的端倪。拜登的主要贊助者是電信、醫療、科技企業。

之前呼聲很高的gay小鮮肉Buttigieg是金融和媒體企業。

而桑德斯,則是:美國郵政職工工會、美國電信職工工會、美國教師工會…

誰代表了誰的利益,一目了然。

但疫情還帶來了其他的後果:美國各地都無法進行大規模集會活動,選戰工作只能暫時停止,這對桑德斯的打擊是巨大的。畢竟就知名度來說,他還是不如已經當了8年副總統的拜登。如果雙方都不能選戰拉票,拜登的優勢將會非常明顯。

更何況,桑德斯的選票數還落後於拜登。事實證明光靠年輕人在網路上呼喊,還不足以對抗既得利益集團與老年人的政治力量。

他最後說,雖然選戰結束了,但我們所開始的政治革命永遠會進行下去。

The Struggle Continues.

如果翻譯一下的話,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吧。

桑德斯不是一個革命者,他仍然選擇在美國體制這個框架裡面尋求變革。他的政策放在歐洲,可以說就是最中流的政策,但在美國卻成了激進派,還是一些人口中的極左翼。

時間其實是在桑德斯這一邊的。他的支持者都是年輕人,十年二十年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生活不得志的年輕人加入桑德斯的這場運動。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

可惜的是,今年已經79歲的桑德斯,可能看不到美國變革的那一天了。

或許失敗就是桑德斯最好的結局,因為他到最後都堅持住了自己的初心。而如果他登上美國總統的位置,到時候也就身不由己了。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國這回無計可施了!一天5架外國軍機奔赴中國,自提醫療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