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中國是基建強國,很多建築非常具有藝術感,為此,在2018年,安德亞尼先後兩次來到中國上海,學習相關知識。在問到“德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時,這位健談的德國小夥子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

安德亞尼說,首先需要提一下,功夫英雄李小龍、成龍是德國的著名人物,家喻戶曉。由於不同的因素,在德國,普通德國人和去過中國的德國人,看待中國的部分稍有不同。

德國的大多數人對東方文化有輕微的好奇心,許多人對東亞的歷史、哲學、宗教和語言感興趣。過去,人們總是討論日本,因為它發展得早,而且日本的經濟與德國經濟有強大的聯絡。人們總是把日本和中國文化搞混淆,但現在人們開始意識到東亞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文化上,許多德國人仍然對中國有一些舊的陳規定型觀念。很多德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被視為一個同質的國家,中國人整天吃米飯,中國人不能讀德語的“R”,中國是非常貧窮的。

由於最近從中國向德國大學交換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德國人對中國人的陳規定型觀念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年輕人開始欣賞中國人。

去過中國的德國人對中國有更多積極的評價。

在他們看來,中國是德國主要的一個經濟夥伴。大多數人都意識到,中國是一個經濟巨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他們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感到驚訝。他們還認為,中國是德國最大的市場之一,他們未來的事業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捆綁在一起。

在現代,有很多德國人在中國與德國之間奔波,他們更熟悉中國的生活水平,也懂漢語。許多德國商人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和變化感到敬畏。為了德國保持競爭力和創新,許多專家正在教育等領域向中國學習。

最新評論
  • 1 #

    中國人就是太在意別國人的看法了

  • 2 #

    不對,大多數德國人對中國評價都不好,就是因為西方媒體的導向偏見

  • 3 #

    去看醫生,醫生跟我大談去中國旅遊的事,說中國的年輕人穿著時尚,城市漂亮,建築漂亮……來往多了,不會光聽媒體的,自然偏見就少了。

  • 4 #

    但是能來中國的德國人總是少數,就象只有極少數中國人去過德國一樣。我對德國的了解除了汽車和希特勒,就只剩菜刀了。

  • 5 #

    哈哈,說到德語的r,大舌音很多人發不出來,充其量發個小舌音,這個確實要練

  • 6 #

    我現在媒介相對西方更自由,我們承認不足,有自知才能進步

  • 7 #

    人家不了解我們說明我們還不夠醒目不夠惹眼,等你強大到無敵的時候,整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會了解你。

  • 8 #

    中國人需要向德國人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 9 #

    說實話,德國人應該擁抱中國,也許中國是為數不多對二戰戰敗的德國沒那麼討厭和成見的國家。但德國外長行為確實讓中國人憤怒

  • 10 #

    學德語的時候,含著水仰脖練會的r音

  • 11 #

    無論你們怎麼看,中國都在這裡,無關痛癢,也不會引入注目。

  • 12 #

    德國人大多都是法西斯

  • 13 #

    還潛在的超級大國?

  • 14 #

    學德語的時候 R我確實發不出來

  • 15 #

    來過的佔不到百分之幾 大多數靠媒稱 另外中國人是最對外有好奇心的 其他好像只關注自身周圍

  • 16 #

    九十年代,我們隔壁單位從德國進口的幾臺先進裝置,安裝、除錯、驗收等都是由德國技術人員來進行操作,一起有十多個人吧。剛開始他們根本看不上我們單位旁邊的大排檔的飯菜。都是由專車接送回酒店吃飯休息,他們下班好早,11點鐘就停手了,然後就出來外面大排檔看看,那裡經常有人在喝啤酒或者白酒猜碼,還有很豐富的菜式――酸菜魚、糖醋排骨、牛肉苦瓜、滷豬耳朵等等……他們開初聽不懂我們猜碼,但是覺得很有趣躍躍欲試,就一直在旁邊看著,學學樣子。久而久之一年多時間就和我們混熟了,跟我們學會了白話、普通話、我們本地的南寧平話!過年過節就巴不得我們邀請他們呢。特別是過年,整個村開年的時候就開始討好我們了,整個村每家每戶最少最少都有4、5桌客人!多的有二三十桌!場面非常溫馨、幸福、祥和還有高興隨和!更重要的是熱鬧!是他們從來不見過的風俗習慣――跟我們猜碼,喝自己釀的白酒,一碟簡簡單單的豬耳朵就讓他們回味無窮了,喝醉了跟我們一起倒在禾稿堆裡睡著了!一起去河裡游水。三月三一起去武鳴過節聊拐!山上都是一對對的情侶對山歌!你追我趕都是年輕漂亮的妹子!晚上我們一大幫人去武鳴縣高中後面的靈水去游水!男男女女開心地唱歌,開心的笑聲

  • 17 #

    大多數老外說中國話一樣很不標準。我們中國人也不會嫌棄他們。這就是中國人民的美德。

  • 18 #

    臥槽,為何要在意外國人的看法?

  • 19 #

    中國確實很在意別國人的看法,缺乏自信。只要把自己做強、做好、做大,別國自然會在意你的。做好自己!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戴森確定新加坡新總部選址 計劃在2021年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