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梨的藝術文化這裡指的是梨園戲曲文化。《唐書·禮樂志》記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

“梨園戲曲”文化唐玄宗時期得到了較快發展,梨園本來是一個果園,因為唐玄宗經常在這裡訓練、教導歌舞藝人,之後梨園就成了戲園的代名詞,戲曲演員都被稱為“梨園弟子”。梨園戲曲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燦爛的一支,被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反覆吟唱、記錄,從詩詞出發瞭解梨園戲曲文化的歷史興衰就變得尤為重要。

盛唐時期的大詩人李白就曾經描繪過梨園戲曲,他寫道“新弦採梨園,古舞嬌吳歈”,宴會上彈奏著梨園新曲,搭配著吳曲表演舞蹈,描繪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宴會場景,也表現出當時梨園戲曲勢頭正盛。而後杜甫也曾經在詩詞中描述過梨園。他在一首詩裡寫下了“先帝侍女八千人”,回憶唐玄宗在國勢強盛時期建立了梨園,而且親自領導梨園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唐朝的梨園戲曲文化的發展。

但是筆鋒一轉,又寫下“梨園弟子散如煙”,這裡的梨園弟子詩人指的是當時由唐玄宗親自挑選、親自培養的歌舞人才,但是這些梨園弟子都已經煙消雲散,一切已經物是人非了。通過追憶過去的梨園的繁榮和今日的人才凋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用梨園今日的衰敗暗示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政治的無序。

3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一代名臣遭學生報復,死後慘遭抄家,差點被開棺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