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抗戰時期,無論是南部十四式手槍,抗戰軍民將其稱為“王八盒子”,還是德國毛瑟C-96手槍,10發彈倉供彈的民間稱“駁殼槍”,20發彈匣供彈的改進型毛瑟C-96手槍,則稱為“盒子炮”、“20響”、“快慢機”、“大肚匣子”等,這兩把手槍都是戰時著名的手槍。

王八盒子,是侵華日軍軍官的標準配槍,槍長0.23米,槍重0.91公斤,口徑8毫米,8發彈匣供彈,單發射擊時,有效射程為50米。

盒子炮,系德國毛瑟C-96手槍的改進型,由原槍的10發彈倉供彈改為機匣下方20彈匣供彈,並由原槍的只能單發射擊,改為既能單發射擊,又能連發射擊。

槍長0.288米,槍重1.16公斤,口徑7.63毫米,有效射程50米;隨槍配有一隻木質槍盒,能和盒子炮的槍柄接駁,可實施抵肩射擊,既提高了射擊穩定性和射擊精度,同時也將有效射程提升至150米。

由於採用20發彈匣供彈,因此盒子炮在抵肩射擊時,其輸出火力較猛烈,稱得上是一支微型衝鋒槍,對於抗戰時缺乏衝鋒槍等步兵自動槍械的我抗日軍民來說,盒子炮就是一把主力槍械,給予了日軍以極大的殺傷。

在戰後侵華日軍的回憶錄中,對中國抗戰軍民的兩把槍械印象非常深刻,一把是捷克ZB-26輕機槍,另外一把就是駁殼槍或盒子炮,令侵華日軍吃足了苦頭,有不勝列舉的侵華日軍死在這兩把著名的槍下。

至於王八盒子,作為一把日軍軍官佩槍,歷來的口碑都很差,儘管此槍外形酷似德制魯格手槍,但效能卻遠在魯格手槍之下,在保養不當時,很容易出現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需要手動上膛,才能發射子彈。

此外,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的王八盒子,由於撞針硬度較脆,擊發時容易折斷,子彈穿透力極差,網路上流傳的一則橋段,美國大兵說王八盒子甚至連自殺也無法保證,是一把卡殼頻繁的爛槍。

但王八盒子細長的槍管,對瞄準的導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不可否認其射擊精度較高,包括其槍身較輕,算得上一把二戰的著名手槍了。

但王八盒子和盒子炮相比,8發彈匣VS20發彈匣,僅就火力輸出而言,王八盒子要遠遜於盒子炮;在射程和威力上,盒子炮也遠超王八盒子,稱得上能吊打王八盒子。

但王八盒子也並非一無是處,優點就是全槍短小精悍,槍重0.91公斤VS槍重1.16公斤,肯定王八盒子持槍舒適多了,盒子炮畢竟太過笨重,以上資料還是空槍重量,裝上一隻20發彈匣時,手持用盒子炮的人其實很累的。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太原”號訪日意味什麼?俄專家:這次對中國軍隊來講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