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因為艦載機在彈射的一瞬間,艦載機的加速是非常快的,飛行員在感覺上,就像是被人狠狠地踹上了一腳。而在100米左右的起飛距離上,給飛行員的反應時間也只有2-3秒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由飛行員來操縱艦載機,就非常容易出事故。

美國早期的艦載機,就出過很多次這樣的事故,要避免這種事故的出現,一個最科學的做法,就是用自動飛控系統,來代替飛行員的人工操作。就是說,在艦載機進行彈射的時候,飛行員的兩手要離開操縱桿,兩手直接扶在把手上,就是在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彎管狀的東西。彈射成功之後,飛行員再去握緊操縱桿,駕駛艦載機。

彈射型殲-15的出現,它的意義是重大的,可以說這是我們艦載機的一個革命性的進步。至少有兩點。

一個就是彈射型的殲-15將會改變我們未來航母飛行甲板的佈局。我們不妨來看看兩種起飛方式所需要的跑道面積,就能非常好的能說明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滑躍起飛的時候,最小的滑行長度100米多一點,而跑道的寬度,為了安全起見,通常是會保持艦載機翼展的兩倍以上。你像殲-15,蘇-33這樣的重型艦載機,它滑躍起飛時所需要的跑道面積,至少要超過3000平方米。

如果要是從150米長的長跑道上起飛的話,那就需要6000平方米。如果再考慮到邊際效應,跑道面積可能就要增加到近萬平方米。因為你殲-15,從長跑道上滑躍起飛的時候,跑道另一側的甲板上,也是不能擺放艦載機的。

而從美國目前航母飛機甲板的作業情況來看,由於艦載機它的一側機翼可以伸出甲板之外,就是彈射起飛佔據的起飛面積最小可以控制在低於1000平米。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差異。

第二就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殲-15的出動效率。我們想象中,可能是滑躍起飛比彈射起飛要簡單,只要將艦載機對準滑跑線,加大推力就可以起飛。

但實際起飛情況,並不這麼簡單,就拿這個殲-15的滑躍起飛的過程來看,首先是要把殲-15牽引到指定的起飛位置,再升起擋焰板,接著需要升起制動輪擋,擋住主機輪,目的是保證殲-15在發動機推力達到最大功率之前,保證整個艦載機的靜止和穩定。

因為大家知道,艦載機滑躍起飛的時候,發動機要保持達到最大功率,而且發動機的功率還必須是工作穩定一段時間之後,它能升開制動裝置進入滑躍階段。一般來說,從小功率到最大功率,大概需要5秒左右的時間,如果採用應急推力的話,那麼還需要再增加3秒多時間。

而彈射起飛效率就要高得多了,儘管前兩步和滑躍起飛是一樣的,艦載機也需要進入指定的位置,升起擋焰板,但它的第三步就是直接把彈射鉤掛在彈射滑塊上,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2秒的時間,因為它有彈射器來助推,所以它不需要艦載機發動機達到最大功率,這樣就可以節省滑躍起飛時,艦載機提高發動機功率所需要的時間,5秒甚至是8秒。

而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像尼米茲的彈射器,30秒就能夠放飛一架艦載機,它的最新的C-13改型的彈射器,可以保證20秒就可以彈射一架艦載機。

另外滑躍起飛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所有的艦載機,都是在同一個區域去離開航母的,那麼這樣氣流乾擾是不可避免的。英國人做過試驗,就是即使提前擺好艦載機,你後面起飛的艦載機要想避開先起飛艦載機所產生的尾流,至少要間隔15-20秒你才能夠起飛。

還有一點更為重要,就是彈射起飛可以改變滑躍起飛的艦載機的作業流程,就拿滑躍起飛來說,如果要進行遠端作戰,艦載機滑躍起飛的飛行作業,就像是一個整個艦載機機群的大搬家,舉個例子,你比說殲-15,如果它是從一號升降機上上甲板的話,就會被牽引到向後移動100米以上,進入這個起飛的位置。

而彈射起飛就可以就近等待彈射。這樣的話,整個航母甲板上的作業的量就非常的小。再加上,彈射器整個它安裝的位置比較靠前,擋焰板的後面,有足夠大的甲板空間,可以停放更多的艦載機,為再次彈射起飛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條件,

而且基本可以做到,彈射一架就開始拉下一架再就位,甚至在緊急的情況下,升降機上下來的艦載機,可以直接推上彈射器,就可以進行起飛。這樣的作業效率,這樣的起飛作戰能力,滑躍起飛只能是望塵莫及了。

7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南沙造島不堪一擊?當外國反應過來時,我們機場、港口都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