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野牛系列自行火炮】

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自行火炮誕生於德國。1939年3月,德軍奪取捷克斯洛伐克後獲得了大量效能優異的反坦克炮,德國下屬的阿勒克特公司將其組裝到了一號-B型底盤上,並且增加了四周防護,製造出了被稱為Bison1型自行火炮。

這款的野牛同時擁有了裝甲防護以及強大的火力,雖然炮塔是固定的,但是內部的火炮擁有左右各15°的射角,能夠靈活發射炮彈,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現代自行火炮,可以有效的掩護支援步兵,並對敵方目標進行打擊。

最初的野牛1型由於很快被野牛2型替代,並且機動性不行。所以一共只生產了38輛。1940年曾參加過環法腳踏車賽。

【設計歷程-野牛1型自行火炮】

此方案最初的要求是能支援步兵以及對地方目標進行打擊,定下設想後改標案隨即被下發給了多家軍工企業。最終由擅長在坦克底盤上進行改裝衍生車輛的阿勒克特公司拔得頭籌,與1939年設計出了野牛1型自行火炮。

這款野牛自行火炮也達成既定目標,完全沒有擠佔主力3號、4號坦克的產能,而是利用已經逐步退出現役的1號B型坦克底盤進行改裝。

【設計歷程-野牛2型自行火炮】

野牛1型剛設計好還未投產,德國最高統帥部又提出新計劃,計劃使用淘汰的二號坦克底盤以及零部件對野牛自行火炮進行改進。

很快阿勒克特就根據二號底盤進行改進野牛,並規避了許多野牛1型的缺陷,在1940年10月,阿勒克特完成了第一輛基於2號B型坦克的底盤的原型車,但這種底盤既無法為安裝大型火炮提供足夠空間也不能吸收後坐力。次年二月,阿勒克特決定用去掉炮塔的2號坦克底盤來生產“野牛”II自行火炮,到了8月份,總共12輛實驗型野牛二型被生產出來。

之後的9月,第一輛改進的實驗型車與在庫莫斯多夫接受測試。在試驗階段,野牛2的原型車共發射了120發炮彈,最高射速為3發/分鐘,150mm火炮只能被固定在底盤上使用。良好的設計使得底盤可有效吸收火炮使用時所產生的巨大後坐力,試驗表明,即使是在流動性較好的沙土上進行射擊,履帶也未顯著下沉。

這樣一來,士兵也能更方便地使用這種武器。經過改進,野牛2自行火炮開始量產並於1941年8月交付部隊使用。

【戰車設計】

野牛型自行火炮早期最大的設計缺陷在於拼裝裝甲無法獲得正常的內部空間,使得整輛戰場的使用極其不便。在進過長久的攻堅之後,到了野牛二型阿勒克特的戰鬥室設計幾乎整個推翻重做,才堪堪讓野牛二型的使用達到正常水平(車體加寬了32cm,加長了60cm並且裝上了第六個負重輪),這算是一大敗筆。

在動力方面使用的是巴辛-NAG引擎而非M巴赫引擎提供動力。

30mm厚的裝甲覆蓋了整個戰鬥室(四周15mm),但唯獨沒有覆蓋頭頂。

主炮使用的是150mm sIG 33 L/11.4重步兵炮,主炮安裝在車體上層,戰鬥室正臉有一面與車同寬的炮盾,主炮射程最遠可達4700米,最大仰角75度,佈局使用四人車組,全重16噸。這款武器因為發動機容易過載和機動性不佳(1型頭重腳輕,2型機動性也一般)的緣故名聲不佳。

在火力補充方面除了150mm火炮之外,該車上還配備一挺口徑為7.92mm的MG34機槍,備彈5000發

【服役與實戰】

除1型野牛在法國參戰後,之後的實戰主要由2型參加,不過由於主炮是數量不足2型只有12輛。

野牛2型被編入707和708重型步兵炮連服役,參戰過蘇德戰場,戰爭期間該型坦克因為可以抵近設計以支援步兵,備受步兵隊伍好評,曾擊毀幾輛蘇制T-34主戰坦克,不過在之後1942年被運往北非戰場上表現的卻並不好,野牛的本來的缺陷就是動力,在非洲戰場上發動機開一會就要冷卻一會,在後期甚至出現了開裂,這幾輛坦克在1942年12月2日損失了8輛,另外6輛隨著DAK坦克一起服役,直到1943年春天最後一輛被遺棄,之後在埃及被英軍繳獲。

在兩款野牛之後,德國暫緩了150毫米自行火炮的更新設計,這主要是因為SIG 33步兵炮的射程和精度都無法和105毫米leFH18榴彈炮相比,而威力又略顯過剩,因此頗受詬病。在42年以後野牛逐漸淡出視線,而105毫米leFH18榴彈炮等新式火炮成為了戰場的主角

最後的記錄在1943年,隨著東線戰場的窟窿越來越多,德軍不得不調動一切力量SIG-33炮被迫重出江湖,捷克的CKD公司負責將這些火炮組裝到底盤上,製造出了德系頗具名氣蟋蟀系列坦克,自此野牛完全退出歷史舞臺。

本文完

7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紀念“3.14南沙赤瓜礁海戰”勝利33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