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首批援華的蘇聯軍事顧問27人於1938年5至6抵華,這一批顧問中德拉季文來中國最早。他是在1937年11月以蘇聯駐華使館的武官身份來到中國的。隨後不久,德拉季文便被任命為中國軍隊總軍事顧問,與德拉季文一樣來中國較早的蘇聯軍事顧問還有時任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員朱可夫。

1938年夏,朱可夫隨同蘇聯軍事代表團來到中國,但朱可夫來到中國不久後便被召回蘇聯。但是當朱可夫回國的時候,他判斷中國一定能頂住日軍的進攻,取得勝利。1938年至1942年,中國政府共聘任過4名蘇聯總顧問,分別是:德拉季文,任期9個月,時間為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切列潘諾夫,任期一年,時間為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卡恰諾夫,任期13個月,時間為1939年9月至1941年2月;崔可夫,任期一年,時間為1941年2月至1942年2月。各兵種蘇聯元帥分別有:卡扎科夫、日加特列夫、雷巴爾科、雷恰戈夫、帕寧、卡恰諾夫等二十餘位元帥。

1937年—1942年來到中國的蘇聯軍事顧問達到300多人,蘇聯向中國派遣的軍事顧問和專家都是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和具有高軍事素養的優秀軍隊幹部,有充足的實際的戰爭經驗和軍事戰術的指導能力。蘇聯軍事顧問來華主要有兩大項工作任務:一是訓練國民黨軍隊,二是幫助制定戰役的作戰計劃和軍事指導工作。

隨著蘇聯軍事顧問相繼來華,蘇聯軍事顧問團在中國建立了系統的軍事顧問體系。蘇聯軍事顧問活動範圍涵蓋了,國民黨中央軍事機關、各大軍事主戰區、基層作戰部隊。軍事顧問團中具有所有兵種的專家,如:空軍和坦克顧問、防空和情報偵察專家、步兵、工兵、炮兵、軍醫、後勤、通訊。 擔任各大戰區的軍事顧問主任的是:阿利亞舍夫、阿爾費羅、巴季茨基、別列斯托夫、鮑勃羅夫、鮑戈柳鮑夫、瓦西里耶夫、馬特維耶夫、帕寧、雷巴爾科、休金。

阿爾費羅擔任的是皖西、豫南的第五戰區顧問主任;鮑勃羅夫、鮑戈柳鮑夫、瓦西里耶夫、馬特維耶夫擔任的是蘇南、皖南和哲閩第三戰區的顧問主任;阿利亞舍夫擔任的是湖南、鄂南、江西第九戰區的顧問主任;帕寧、雷巴爾科、休金擔任的是河南、安徽第一戰區的顧問主任;巴季茨基、別列斯托夫擔任的是山西和陝西第二戰區的顧問主任。

擔任各兵種技術顧問主任的是:連奇克、謝苗諾夫、特霍爾、波雷寧、茹拉夫列夫、卡利亞金、科瓦廖夫、別洛夫、切斯諾科夫、戈盧別夫、希洛夫、格拉諾夫。連奇克、謝苗諾夫擔任的是偵察兵種顧問主任;特霍爾、波雷寧擔任的是航空技術顧問主任;茹拉夫列夫擔任的是醫療技術顧問主任;卡利亞金、科瓦廖夫擔任的是工程技術顧問主任;別洛夫、切斯諾科夫擔任的是坦克技術顧問主任;戈盧別夫、希洛夫擔任的是炮兵技術和防空技術顧問主任;格拉諾夫擔任的是通訊技術顧問主任。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美日戰爭升級,由於美國希望中國能牽制住日軍力量,美國開始向中國提供援助。大批的美國軍事顧問來到中國。但絲毫沒有影響蘇聯在華軍事顧問的工作積極性。由於蔣介石一直以來貫徹的都是親美政策,致使蘇聯軍事顧問在中國受到冷落。1942年2月,蘇聯政府下令召回所有在華軍事顧問。至此蘇聯軍事顧問在華工作全部結束。1937年——1942年這五年間,蘇聯軍事顧問為中國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軍事戰役策劃和針對中國軍隊的訓練都給予了中國大力支援。蘇聯軍事顧問雖然離開了,但蘇聯軍事顧問的國際主義精神,始終讓我們銘記在心。

參考資料

【1】李嘉穀.合作與衝突1931-1945年的中蘇關係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17分鐘殲滅一小隊鬼子!且看一營八路如何靠大刀手榴彈攻克南官莊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