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一聲電話響,把王司晨從夢中叫醒:“衛星三週姿態角和角速度超差、GPS出現異常……”她趕緊聯絡值班人員,時針指向凌晨4點。

作為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航天器長期管理部工程師,王司晨和同事們擁有一個詩意的稱號——“牧星人”。6點處理完突發情況,打會兒盹繼續上班。“我負責的太陽同步衛星在凌晨4點到上午10點間過境,這算正常作息。”王司晨說。

王司晨有時回家也牢騷幾句:“媽,你們那會兒哪有我們忙。”母親答:“這點苦算什麼,想當年……”母親王燕虹的唸叨彷彿把時鐘撥回過去。

王司晨一家三代六口,把青春都交付祖國的航天事業:姥姥姥爺把航天的種子深埋秦嶺深山;父母把一顆顆衛星送上天;王司晨兩口子親歷從“北斗”到“嫦娥”,中國邁向世界航天強國。

“國家缺什麼,你就學什麼!”報志願父母做主,畢業幹航天順理成章。多年前,王司晨兩口子經常隨裝備坐火車走南闖北。“為了吃口熱稀飯,在補給點把米飯和開水混到暖爐裡,燜熟第二天吃。我們管這叫‘大篷車’一族。”丈夫劉鑫說。

工作強度大,劉鑫有自己的一套“減壓妙招”:“領導讓我們多看科幻片,或許想象很快就成為現實。面向星海,咱們敢想也敢幹!”

“她嘴裡的新詞,我是不懂嘍!”王燕虹幹了一輩子航天軟體研發,15歲來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盤4分錢的炒雪裡蕻,我能想半年。條件苦,大家卻攢著一股勁兒。”王司晨的父親王允坤做航天儀器計量,當年趕著夜色來到基地。“呵,剛來發現還有樓房!”走近才傻眼,“原來是盤在山上的一孔孔窯洞。”扎進窯洞洞,吃著玉米麵,手搖計算器,父母就這樣攻克難關。

王司晨小時候很難見到父親,就像王燕虹小時候很難見到她父親王恕一樣。在王燕虹的記憶中,父親不是在外考察,就是化身辦公樓裡的一束燈光。“姥爺心臟病也瞞,我媽是從同事口中聽說的。”王司晨說。王燕虹望向電視櫃上一幅人像十字繡:眉宇剛毅,衝著鏡頭眯眼笑。這是根據王恕生前照片繡的。王司晨說:“一家人從策劃、發射到執行,把衛星一整套流程都幹了。”

退休不退志的王允坤,現在專注於航天科普,全國很多科技館都有他設計的航天模擬發射裝置。夜晚,王允坤領著外孫看星星,“姥爺,那顆星星在動!”“那是衛星,是你太姥姥太姥爺、姥姥姥爺和爸爸媽媽一起保護它在天上飛呢!”回到屋裡,王允坤掏出模型放到外孫手上。孩子玩得特開心,不一會兒便甜甜睡去。王允坤想從他手裡把模型取走,沒想到睡夢裡的他也緊攥著,一點不肯鬆手……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福利待遇堪比公務員,事業單位,這個“鐵飯碗”即將招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