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尋根溯源中傳承紅色基因,在牢記傳統中堅定理想信念。為推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深入開展,12月4日,空降兵某旅組織400餘名官兵代表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湖北紅安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在歷史與現實的對接中強化思想認同,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瞻仰烈士紀念碑(陳立春 攝)

習主席講“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該旅作為“上甘嶺特功八連”所在部隊,八連的誕生地就在湖北紅安。

△瞻仰烈士紀念碑(陳立春 攝)

該旅結合兩項主題教育開展,通過重訪發源地、重溫英雄事、重溫入黨詞,引導廣大官兵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不斷昇華信仰追求、保持革命初心、激發奮進力量。

△紀念儀式開始(陳立春 攝)

△齊唱戰歌(陳立春 攝)

△緬懷先烈

寒風呼嘯,訴說無限哀思;蒼松翠柏,輝映英雄不朽。上午10時整,全體官兵走進紅安烈士陵園,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寒風中靜靜肅立,舉行紀念儀式。

△脫帽默哀

△行鞠躬禮

△敬獻花籃

△整理緞帶

紅安,原名黃安,一座普通的縣城,卻是223位將軍和140000烈士的家鄉。將星閃閃,數不清赫赫戰功;紅光熠熠,道不盡前赴後繼。

△瞻仰英烈牆

“……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官兵們站立在莊嚴的紀念碑前,舉起右臂,重溫黨員誓詞。他們用自己的鏗鏘誓言,表達了牢記使命,始終保持革命軍人本色,立足崗位奮發有為的決心。

△重溫黨員誓詞“小小紅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紀念儀式結束後,官兵們有序走進黃麻起義紀念館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隨著解說員的講解,一張張發黃的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物,還原了我們黨建立根據地的艱苦歷程,展現了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

△參觀紀念館“天當被、地做床,吃白果、啃樹皮”…… “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要革命”……隨著講解員的講解,大家邊聽邊看,駐足凝視,從每一句標語、每一件展品和每一個故事中,細心感悟聽黨指揮的真諦。

△駐足凝視“當年,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先輩們英勇頑強、從不畏懼,正是憑著一心跟黨走、堅決打勝仗的堅定信念,在戰鬥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帶隊的旅領導有感而發。

大家聽後深受啟發,思想上產生強烈共鳴,紛紛表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這支英雄部隊克服艱難險阻、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的根本,作為上甘嶺英雄部隊傳人,更要把紅色基因繼承好、發揚好。”

歷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書,紅色紀念地是最好的教育課堂。行走在紅色歷史中,聆聽革命的迴音,彷彿回到了炮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革命先烈奮力拼搏、艱苦奮鬥的場景。

“革命先烈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勇於奉獻進取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正是源於對黨的無比忠貞,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革命先烈的戰鬥故事,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名官兵。

△參觀紀念館

一路參觀,一路感悟

深有感觸的上甘嶺特功八連

一班班長黃士祥告訴筆者:

“當我走進紅安烈士陵園,頓時肅然起敬

新時代,我們唯有練就過硬本領

才能繼承先烈遺志

創造新的業績!”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速度是戰斧巡航導彈5倍,具備隱身能力,對方反應時間不足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