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步槍口徑,這玩意可謂各領風騷數十年,有一個來回折騰的過程,折騰也屬正常現象,畢竟槍械發射的彈藥是用殺人的,當然彈丸威力非常重要了。

二戰時期,除了個別國家裝備半自動步槍以外,基本上是5發栓動步槍的天下;當然,有喜歡鑽牛角尖的讀者,所以本文乾脆就點出來,也包括義大利卡爾卡諾6發栓動步槍和英國李·恩菲爾德10發栓動步槍。

德國人率先發明了7.92X33毫米的短彈,即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STG44突擊步槍,採用一隻30發彎彈匣供彈,既有衝鋒槍的猛烈火力,又有步槍的殺傷力,實際上就是一把步衝合一的步兵槍械,開了自動步槍之先河,深刻影響了戰後自動步槍的研發。

AK-47突擊步槍就借鑑了STG44突擊步槍的中間威力彈,發射7.62X39毫米步槍彈,同樣採用了30發彎彈匣,具備動作可靠、皮實耐用,火力凶猛的特點。

越戰時期,前期就是AK-47與M-14的巔峰對決,結果M-14自動步槍完敗,原因是全槍尺寸過大,長達1.18米,與二戰栓動步槍長度有得一拼,在越南叢林中磕磕碰碰,裝上實彈匣槍重10斤,過於笨重且操控不便。

M-14發射7.62X51毫米北約標準步槍彈,這是一種大威力步槍彈,導致M-14發射時後坐力過大,且採用一隻20發彈匣供彈,火力較之AK-47明顯不足。

此後,美軍就用M-16步槍取代了又長又笨的M-14步槍,發射5.56X45毫米步槍彈,採用20發彈匣供彈,開儘管火力仍然不如AK-47,但由於射擊精度高,所以和AK-47有得一拼。

M-16步槍,在全球首開步兵槍械小口徑之風氣,流風所及,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步槍小口徑發展的新潮,形戰了5.56、5.45和5.8毫米三大口徑並行不悖的態勢。

但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以及其他地區的反恐戰、治安戰等,軍界逐漸發現小口徑步槍彈並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對付穿防彈衣的人,打擊效果就差強人意了。

且在高原地區,5.5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存速性就不如7.62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了,因此,巴基斯坦軍隊在裝備M-16步槍時,仍然有先見之明地保留了56式衝鋒槍和81式自動步槍。

俄羅斯軍隊也發現本國軍隊裝備的5.45毫米小口徑步槍彈威力不足的現象,所以又重啟了7.62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生產線,新型步槍的研發同時保留5.45/7.62毫米兩種口徑。

西方國家似乎也認識到了5.56毫米北約標準小口徑步槍彈效能的不足,在研發新槍時,也保留了7.62毫米口徑,以供不同客戶的選擇。

由於5.5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在中遠距離上的殺傷力遭質疑,美國已經研發成功發了6.8X43毫米步槍彈,國防部已打算在軍隊中逐步推廣。

一隻標準的M-16彈匣,能壓入28發6.8mmSPC彈,火力基本上不受影響,但彈丸有效射程、殺傷力和穿透率卻大幅提高了,能輕鬆擊穿當下所有的防彈衣。

因此,就目前軍界裝備的槍械和彈藥來看,在保留5.45、5.56和5.8毫米三大小口徑彈藥的背景下,7.62毫米步槍彈大有迴歸的趨勢,我軍新研發的步槍也重新出現了7.62毫米口徑,這是個非常明顯的訊號。

同時以美國6.8毫米為代表,一些國家正在研發新口徑的步槍彈藥,出現了5.45、5.56和5.8毫米三大小口徑彈藥與7.62毫米槍彈並存,新彈藥正在抓緊開發的態勢,小口徑步槍彈一家獨大的態勢被打破了,所以步槍彈藥領域又步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最新評論
  • 1 #

    只要瞄準具足夠先進,可以考慮用雙口徑步槍,200至800米用8.6,200米內用小口徑。

  • 2 #

    在和平時期,更要留心戰場變化。萬不能閉門造車。

  • 3 #

    口徑增大主要得解決連發射擊時後座力太大問題,否則,士兵們只能單發點射,當個半自動步槍用。

  • 4 #

    以後都得用巴雷特和導彈對付全防護的士兵,機器人最終消滅全人類

  • 5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6 #

    為什總是聞著別人的屁

  • 7 #

    還是日本人有“先見之明”,是6.5口徑的。毛瑟7.92步槍很好,最小突擊步槍AK74是5.45,三八大蓋是6.5,正好是中間值口徑,所以說日本人有“先見之明”。嘿嘿嘿嘿嘿嘿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榴彈破甲,怕是沒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