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錢學森彈道】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於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一種新型導彈彈道的設想,即"助推-滑翔"彈道。這種彈道的特點是將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的軌跡融合在一起,既有彈道導彈的設突防效能力,又有飛航式導彈的靈活性。可簡單理解為“打水漂”彈道,既增加了導彈的射程,又增加了導彈軌跡的不可預測性,使得對方無法有效攔截。

錢學森院士講解“打水漂”彈道

最為廣大中國軍迷所知曉的DF17高超音速導彈,就是【錢學森彈道】應用的例項。這種新型非常規導彈是在中程彈道導彈基礎上研製的,由於導彈彈頭採用的特殊的氣動設計和制導系統,因此導彈以彈道導彈軌跡飛行數千公里再入大氣層後,能在大氣內進行滑翔機動並自主捕獲攻擊陸上或海上目標,超高的再入速度和變化莫測的二次再入軌道,使得對方無法有效攔截。

東風17圖片

我們的“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階段,也充分利用“【錢學森彈道】”的特性,經過一次“水漂”【在印度北部上空,水漂的地點選的很贊】之後,再入大氣層,成功返回。

49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紅軍師長為救妻子叛變投敵,12年後率部起義,陳老總: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