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春江水暖鴨先知”,而房地產經濟中的“寒”,也是那些老狐狸最先有所感知。

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傳奇地產大亨李嘉誠這一生,經歷了無數個高低起伏的經濟週期,堅持“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他總能在危機來臨前率先應對、全身而退,在行業中拔得頭籌。

當2012年國內房地產的鼎盛時期,李嘉誠開始逐步拋售國內的地產物業時,還有很多人並不理解,覺得李嘉誠是“糊塗”了才會扔下正處與上升期的地產。

細數這幾年李嘉誠套現近千億的地產物業,有兩起交易在當時引起的轟動最大,一起是2016年李嘉誠以200億的價格賣掉的上海世紀匯廣場,3年過後,上海世紀匯廣場的地價依舊在漲。

另一起則是在2017年,李嘉誠在內地財團紛紛進軍香港地產引起房價上漲之前,以402億的價格出售已經經營了19年,每年可以拿到大約17億租金的香港中環寫字樓75%的權益。實際上當時香港的房價還在上漲,處於黃金地段的香港中環寫字樓一直供不應求,而李嘉誠出售的這棟大樓的實際估值可以達到600億左右,而且還在上漲。

但李嘉誠卻毫不猶豫的將大樓出手了,不僅折價出售,還對一下拿不出這麼多現金的收購方放寬了條件,在交付幾十億的定金後,買家可以先付一半的錢,其餘的200億以每年2.5%的利息分期付款。據了解,這個花400多億買下大樓、佔了個大便宜的海外公司的股份由眾多富豪共同持有,而中國國儲能源化工佔據了55%的股份,最終中儲又以160億的價格出售了40%給了世茂集團徐茂榮和香港女首富朱李月華。

然而僅2年後,這些以為大賺的富豪們卻迎來香港樓市的“大變天”,不少企業紛紛逃離一天平均租金高達36元/平方的香港中環中心,而香港的樓價也迎來了“跳水”。早早出售大樓大部分權益的李嘉誠在早些年就因經營收租得到幾百億的收益,再加上得到的402億的現金和每年5億的利息,看似虧了的李嘉誠實則不僅回本,還賺回來上百億。

無獨有偶,地產大佬王健林在這兩年也大量出售了萬達旗下的地產物業,套現了百億資金,在降低企業負債率的同時,開始控制萬達向輕資產轉型,今年上半年就投資了近3600億元在全國各地打造電影和文化旅遊產業。

在王健林瘋狂“賣賣賣”的時候,富力集團李思廉以近乎6折的價格,低價“撿漏”王健林出售的77家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給富力集團的酒店業務增添了23202間客房。但本以為巨賺的富力集團,近年來的酒店業務卻因經濟下行、經營不善而虧損的越來越多,再加上富力集團大肆擴張揹負的債務,現在已經負債近3000億元,以房地產為主要業務的富力集團只能艱難週轉。

​一個400億買李嘉誠大樓,一個200億撿漏王健林酒店,都以為大賺,現在卻欲哭無淚。看看這兩家“撿漏”李嘉誠和王健林地產的現狀,現在房子是“該買還是該賣”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史上首次!中國頂級富豪數量超過美國,主要靠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