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文 | 立 早

購房故事寫到第37篇,聽了、看了到,也寫了許許多多各類購房者購房路上的各種酸甜苦辣。

每套房子交易的背後,都有一個購房故事,或動人、或唏噓、或歡天喜地、或沮喪萬千。

但是,有些故事裡,有可能純屬是主人公的庸人自擾,而有些故事裡,主人公往往沒有好好珍惜眼前與當下。

其實,只要放平心態,擁有珍惜當下的心情,不管買的是什麼房子,哪裡的樓盤,都會住出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感。

她說,銀湖的房子雖然地段一般,但是因為買的鄰居基本都是外地人,反而鄰里關係特別好。誰家需要什麼、誰家要什麼幫助,只要在業主群裡呼一聲,大家都會幫忙。

就算深更半夜說寶寶發燒了,依然有鄰居好心送上退燒藥。誰家要出差要寄養寵物,也有業主欣然報名。

然而,她在市區的樓盤,雖然地段好,而且是學區房,因為買這個樓盤的基本全是富陽人,卻感覺鄰里關係一般。基本不知道樓上樓下鄰居是誰,在群裡也很少有互幫互助的行為。而且經常看到業主在群裡抱怨,說小區哪裡不夠完善、哪裡不夠好。

最後,朋友總結說:因為孩子讀書和自己工作,所以市區住的要遠比銀湖多。但是,小區的幸福感,她卻感覺還是銀湖高。

銀湖那邊小區的環境更好,鄰里之間更熱情,所以自己住得也更舒心。

樓盤交房後,確實有過負面的訊息,甚至當時有很多業主維權,鄰居把不好的一面無限放大,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大概就是這樣。

所以導致很多人提起這個樓盤,就搖頭擺手。

對於他住的那個樓盤,他的看法是,說不上好,品質一般,地段和戶型也普通,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但是,既然你享受了它的低房價,就要妥協它的美中不足。

選擇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

買房就如找物件,你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你不喜歡的,或許正是別人所看中的。

找物件,都希望對方是白富美、高富帥、善良又持家。

選擇前也要看自己的資質,如果你是“皇帝”,自然妃子隨便挑;如果你是屌絲,先考慮自己能不能娶到老婆,再挑好差。

他說,房子對於他來說,就是迴歸居住屬性,人人住有所居,才是社會發展目標,買房應該多從實際居住需求出發。

他覺得這些滿足,那OK,都好,沒有像某些業主說得那麼不堪。

從兩個朋友口中說出來的話,正好給了我啟發。

的確,居住感和幸福感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如果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去鑽牛角尖,那真的繞不出來。也就是應了那句,擁有快樂能力的人,到哪裡都會快樂。

而缺少幸福感的人大多都是永不知足。

有人說,我現在沒有房子,如果買個房子就幸福了。真的嗎?如果房子不符合你的期待,只會徒增你的煩惱呢?

還有人說,如果我買到那個最昂貴的樓盤就好了。真的嗎?如果你沒有幸福感,到時更多的瑕疵你一定都能挑出來。

慾望無止境,要的是那份心態。

買房如此,生活亦如此。

多點滿足少點抱怨,適合任何場合!

購房故事,酸甜苦辣

-End -

2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房地產市場低迷,“金九銀十”能否迎來房地產轉機?只能說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