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10月8日開始,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再依據貸款基準利率,而是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

什麼是LPR?

LPR其實不是個新事物,早在2013年,央行就推出了LPR,當時叫做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是指金融機構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

央行的本意是想讓LPR發揮利率市場化的功能,然而在隨後的6年間,LPR名存實亡,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影子,並沒有實際意義。大家貸款時討論的是利率會打幾折,不會提到LPR。

今年8月17日,央行在利率市場化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對LPR進行改革。

首先,把名字改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以新面目出現。

其次,增加5年期LPR報價,品種更加豐富,為中長期貸款提供支援。

最後,關鍵一點是報價方式轉為18家商業銀行在中期借貸便利(MLF)上加點。由於MLF利率是央行制定的市場化利率,這樣就實現了貸款利率跟著市場走,解決了之前LPR名存實亡的問題。

所以LPR改革是中國利率市場化上極其重要的一步。

為什麼要進行利率市場化?

長期以來,國內都存在利率雙軌制。一軌是官定利率,比如存貸款基準利率,也就是我們平時去銀行存款貸款的利率。另一軌是市場利率,包括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利率,債券收益率等等。這一軌我們老百姓一般接觸不到,主要是面向金融機構和大型國企。

打個比方,市場利率就像是批發價,官定記錄就像是零售價。零售價高於批發價,這就造成大多數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包括老百姓的貸款成本比較高。

在中國經濟構成中,民營企業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這種利率雙軌制對它們是非常不公平的,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推動利率市場化、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就迫在眉睫了。

利率市場化,就是要把兩軌並一軌,官定利率向市場利率靠,摒棄一成不變的零售價,全部掛鉤批發價,從而解決實體經濟(主要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新政後房貸利率如何變化?

老百姓買房最關心的還是以後貸款利率到底如何變化。

新政要求首套房貸利率不得低於5年期LPR利率,二套房貸不得低於5年期LPR利率+60bp。目前5年期LPR利率是4.85%,那麼首套房貸利率不低於4.85%,二套房貸利率不低於5.45%。

對於之前利率在這個數值以下的,比如之前首套房貸利率給到9折(4.5%)的城市,新政之後購房成本將會上升至4.85%。所以最近有些人趕在國慶前簽訂貸款合同,就是因為此。

對於之前利率在這個數值以上的,新政以後利率大概率維持不變。商業銀行不太會降低,一方面有監管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息差壓力。

所以,綜上而言,10月8日之後,全國的購房成本都將會有所上升,利率市場化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並不是鼓勵炒房!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住不炒”,2017年寫入十九大報告,直至目前“堅決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中央政府對於地產的調控從未放鬆過!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四川“地產一哥”跌落!年收入未過千億,負債卻搶先一步破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