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2019年是北京商業房地產市場持續創紀錄的一年,外國投資者紛紛湧向中國首都購買房屋,以應對緊縮的金融政策和經濟不確定性。

仲量聯行的資料顯示,2019年頭六個月,中國首都的商業地產投資達到約人民幣250億元(合35億美元),而2018年全年為人民幣380億元。

仲量聯行北京和華北地區研究主管米陽(音譯)說:“市場條件比以前更有利於外國投資者。”他說:“儘管最近有一些寬鬆的政策,但緊縮的貨幣環境仍然存在。”

為了刺激國內經濟,中國政府於2016年底實施了資本管制。政策包括限制中國對外國公司和海外房地產的投資,以及對發行以外幣計價的債券和貸款的更嚴格限制。

米陽(音譯)說:“加上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這意味著一些國內業主繼續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這可能導致更多資產在年底前被拋售到市場上。”

房地產仍舊是稀有資產

米陽(音譯)說,傳統上可交易的核心資產在北京是稀缺的,在北京,房地產市場具有長期持有的特點。他說:“核心領域資產的所有者通常不願出售這些財產,他們都意識到它們將難以替換。”“在過去十年中,北京核心地區的辦公樓僅佔北京整筆交易總額的13%。”

但是由於去年的財務壓力不斷增加,北京一些核心資產的所有者一直在尋求減免稅收。同時,在核心市場之外,政府主導的發展計劃在通州等新興地區帶來了新的機遇。

米陽(音譯)說:“為了在這些領域發展優先行業,例如金融業,政府正在為合格的租戶提供稅收減免和租金補貼。”“由於長期的增長前景,一些投資者已經進入這些領域。”

房地產物業的轉換價值大大增加

此外,由於政府對以創新為中心的專案和科技公司的支援,人們對房地產物業轉換專案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米陽(音譯)說,由於潛在的巨大回報,將舊的或空置的零售和酒店物業用於辦公室用途仍然很受歡迎。

他說:“在限制核心供應方面,對市中心商業發展的限制導致近年來對辦公室轉換的熱情激增。”“但是,隨著政策收緊,並有效限制了可轉換為辦公空間的房地產專案的數量,將舊資產轉換為創新的辦公資產可能是市場上的亮點。”“這將補充北京迅速發展的科技行業,甚至可能導致'房地產專案轉換'的機會增加。”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老齡化問題,可能超出了您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