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高房價背後的那些事

  高房價究竟是高的離譜還是高的正常,站在不同立場的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顯然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譬如:北大教授孟曉蘇在某論壇上發言表示,“房價上漲有一個好處,它就可以吸納超發貨幣,由此降低通脹壓力,防止這些貨幣都流入CPI對老百姓生活造成影響。其次,對於老百姓來說,房價上漲也是好事。這位被媒體譽為“中國房地產之父還表示:“有條件的年輕人有需要就儘早買房,未來若干年之內還是有上漲空間,房價會降都是扯淡”。

  中泰證券首席李姓經濟學家認為:房價上漲才能促進消費,如果房價不上漲的話,那麼消費力肯定會下降,到最後就會引起整個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因此衰退。所以,他認為房價不能降。

  原住建部研究中心陳主任說到,房價只有上漲了,大家才能有動力去買房,只有這樣才能帶動上下游行業,促進消費。

  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張五常認為:在不考慮不均衡的情況之下,房價越高越好。因為百姓能從高房價中受益,房價的上漲就意味著百姓的財富就上漲了。

  北師大董教授表示:“房地產是最大的實體經濟”......

  以上羅列的幾位著名人士共同觀念無非是“高房價好”,“高房價是有益的”。

  作為一種立場,他們有權表達他們的觀點,至於觀點是否客觀和真實符合中國特色社會的實際情況和人民需求是另一回事。

  下面再引用幾位知名的實體產業人士對高房價的觀點: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他認為:“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業的發展,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 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如華為這樣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科技企業,還是為高房價產生的高成本而痛心。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對高房價予以怒批。他表示國內房價實在是太高了,年輕人每天就想著房子那點事兒,其他事情根本沒空去想。為了賺錢,他們甚至甘願去送外賣而不願意學一門技術。為什麼?因為送外賣能賺快錢,學技術卻需要花上很長時間。而在前不久,曹德旺接受新京報採訪時還提到,與發達國家競爭,製造業不能丟,不能搞那麼多地產。

  董明珠說:員工都跑去為房子煩惱了,誰還有心思去上班?董明珠一直覺得房地產就是不義之財,這是格力一直以來不去做房產的原因。董明珠說了自己不會去賺那筆錢,因為不是正路上的錢。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說,年輕人不必急於買房。沒有必要“掏空”父母多年的儲蓄,並搭上自己未來十幾年的購買力去買房。在王石看來,如果年輕人過早買房,在未來的生活中,要無時無刻擔心月供和失業問題。幾乎相當於是為了房子而活,這種生活是一眼能看到頭的。

 兩類人基於兩種立場出發對高房價的認同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作為消費方的百姓當然有第三種觀點。

 所謂第三種觀點就是買房是被迫又無可奈何的選擇,無論房價高或低,關鍵點在承受能力的問題。不為能力發愁和炒房的人,不認為房價高,而且越高越好,而真正需要買房的人卻只能望房而嘆息!

  ...................

  ...................

  不管房價高與否,我們抖一下高房價背後的那些事。

  ............................

  ..........................

  一、人造資源緊缺氛圍:預約登記。當你準備買房時,你挑選的房子銷售小姐會告訴你,已經沒有了,請你留下電話。待你回家後不出24小時準保銷售小姐電話恭喜你說,很湊巧剛好有人要轉讓一套房......於是你上了當還歡喜得不得了。

  二、人造資源價值:學區房最勾引人,而且讓人難以抗拒。

  三、針對不同層次消費者設計的美麗陷阱;譬如:地鐵房、景觀房、超高房、養老房、渡假房、溫泉房、投資房等林林總總;

  四、營造稀缺假象:買房搖號。開發商捂好房把題材炒起來後再拿出部分房實行搖號,往往登記的人遠超中籤的人。最後結果無論你中籤與否你都可以買到房,而且地產商和買房的人都皆大歡喜。一個如願以償搶到了房,一個如願以償清倉了,但笑到最後的卻是開發商。

  五、人造搶購假象;開發商一是僱請房託造氣勢;二是分攤指標給員工回家以有償方式借用親朋好友身份證和公司簽訂購房合同,既造成房屋售罄的假象,又可以到銀行質押貸款。往往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匪夷所思的現象,這邊房屋剛售罄,那邊二手市場就有房待賣。

  六、透過中價變通傾銷;先透過中介把待售樓盤周邊房價拉高,爾後開盤刺激消費者賺價差的慾望,你以為買到就是賺到,地產商在門縫裡看熱鬧。

  ...........

  ...........

  對地產商和炒房人和中介機構的豪橫行徑,真無人能看明白嗎?,地主養狗咬的是窮人,只要當地的雞底屁上去就是好事。

  那些社會公知大聲吶喊高房價有理,買房就是愛國,其初心和動機是什麼?其險惡用心經不起推敲,一戳就原形畢露。

  地產業確實在經濟建設中發揮過巨大,而且是絕對不可抹滅的作用,隨著*****經濟的全面崛起高房價已經成為嚴重阻礙****發展的絆腳石。

  高房價不僅是推高物價的第一推手,而且把人性扭曲,把人的幸福感摧毀蕩盡。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強盛國家是靠房地產為支柱發展起來的,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把住房當成產業來經營,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脫離了消費者的承受力都會危害社會穩定與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正如董明珠所說:“高房價是萬惡之源”毫不為過。

24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房地產將“變天”,買房“預售”全面取消?央媒做了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