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毫無疑問,四十年的改革開放讓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十足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過去一窮二白的年月早已成為歷史。據資料統計顯示,現如今我國的億萬富翁已有數十位;家庭資產超過億元的家庭超過十萬個;資產達到千萬級別的家庭有百萬之眾;而百萬資產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與此同時,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另一組資料表明了現實的“殘酷”,迄今為止,我國依然有近一半的人月收入剛剛突破一千,一二線城市平均薪資水平不滿五千。五十萬對於一位富家公子而言,不過是幾天的生活花銷;對於一位農民而言或許是他一輩子的積蓄。

造成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除了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外,越發沉重的現實壓力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以房價為例,無論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小城,房價在近十年都翻了幾翻,全國均價破萬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如今的家庭資產佔比中,房產佔據了近七成,因此雖然資料統計顯示,城鎮家庭平均資產接近百萬,但其中真正能用以消費,改善生活品質的現金又有多少呢?答案令人深思。

如今的年輕人,想依靠自己的薪資水平在城市購置一套房產,難度極大。父母為其支付首付,自己揹負上鉅額房貸,後半生被一套房子所束縛,早早地淪為“房奴”。而這樣的現象十分常見,現在的購房群體幾乎沒有不貸款的。對於這種情況,一些著名企業家曾公開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們多半認為年輕人被一套房子束縛手腳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馬雲曾說過,年輕人應該將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奉獻給理想,而不是一套房產,房子在未來的價值將如蔥蔥蒜般不值一提。王健林之子王思聰也曾經表達過,年輕人沒有為了一套房子花光父母的積蓄,大可以先租房;華人首富李嘉誠,雖然未直言房產的價值,但是他的行為已經表明了對房地產未來的態度,從幾年前開始他就已經將國內房地產專案拋售了。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些富甲一方的人難以體會普通人的感受,但房地產在未來的確不再會像過去那般“輝煌”了,為了將房地產業引導向一條更為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上,決策層多次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也出臺了各項政策貫徹這一理念,相信在未來房子將回歸它原本用以居住的價值,其投資價值將與一般的投資品性差無幾。

20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梅溪湖璽悅搶佔生活圈商業高地 多重經營發展打造財富紅利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