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

說起三國,最先想起的無非是曹、劉、孫,他們站在時代的最前端,毫無疑問是推動這段歷史不可或缺的人物。

有些人或許名聲不顯,但胸有大才,只因機緣不巧未能闖下一番功名。

有些人得遇明主,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滿腹壯志也來不及施展,令人扼腕嘆息。

但他們存在過,這世界上留下過他們來過的痕跡,歷史悠久也記得他們的志向與功績。

名師高徒

司馬徽,又號水鏡先生,他雖與三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他與主線人物劉備並沒有很多的交集。

但司馬徽是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出了許多名動天下的人物。

司馬徽是諸葛亮、龐統、徐庶的老師,這三人分別投向了三分天下的劉備、孫權、曹操。

其中混得最慘的應該就是龐統了,龐統死時年僅三十六歲,其才能還沒能完全能展現,就早早地離世了。

之所以龐統一生未能建立卓越功勳,原因有二。

一是在龐統棄吳入蜀之後,劉備多聽從孔明之意,而對於龐統意見並不積極主動。

龐統作為孔明之後入夥的軍師,形同副軍師,一些事情並不能完全說了算,得到的權利也不如孔明大。

二是龐統青壯年三十六歲即以身殉職,與以後建功立業的大好機遇錯失交臂,實在是天妒英才。

龐統此人的確是很有些才幹的,水鏡先生才給予他那麼高的評價,這評價是以才學作為基礎的。

但不是每個有能力的人,都能遇到合適的機遇。

他的聲名,是投靠劉備之前的民間評價,一直就與孔明齊名,而其後天不假年,沒有創建下偉大功績。

是以才華沒有得到充分展現,一代英才未能橫行天下,也是千古憾事。

諸葛亮為劉備鞠躬盡瘁,直到病死都在為匡扶漢室盡著自己的最大努力。

而徐庶因劉備賢德而效命蜀漢,可惜被曹操攻打荊州時擄走了母親,從而導致徐庶被迫離開劉備前往曹營。

司馬徽寥寥數語就能點出乾坤,定格歷史,卻作為整個三國的旁觀者,見證了這段充滿血與淚的歷史。

劉表還曾請水鏡先生出山,可惜水鏡先生認為劉表難成大事,便遂直接拒絕。

後來,水鏡先生又在曹操手下當過一段時間謀士,可是他還沒來得及做些什麼,就大病一場,離開人世了。

不得其時

諸葛亮便是水鏡先生生前向劉備推薦的謀士,他很欣賞劉備,覺得此人是值得輔佐之人。

水鏡先生希望諸葛亮出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又覺得時機未到。

因此聽聞諸葛亮出山時,他感慨“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雖講明劉備實乃明主,但也斷言孔明功業難成。

劉備是一個不錯的君主,他知人善用,但諸葛亮在臥龍崗隱居的時間太長了,錯過了最佳時間。

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曹操剛剛統一了北方,而孫權又倚仗著河水等險要地勢,在東吳偏安一隅,只知防守。

劉備到處遊走,幾乎沒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想要在這樣的局勢中謀求發展難上加難,更別說統一大業了。

能夠在亂世中佔據一方地盤何其不易,幸好諸葛亮有驚世之才。

事實證明,水鏡先生之前的斷言是正確的,諸葛亮和劉備一生未怠,卻終究未能興復漢室。

這也就是水鏡先生說的“不得其時”,回想諸葛亮的失敗,不正是時機不對嗎?

但水鏡先生明知道諸葛亮不能幫劉備實現宏願,為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這是因為劉備實乃明君,諸葛亮最終被他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決心鼎力相助。

君子相交,唯誠而已。

諸葛亮這一生鞠躬盡瘁,對得起劉備待他的誠意,他以一生忠義回報,這便再無遺憾。

至於結局勝負,此乃天定,非人力所能改。

水鏡先生正是足夠了解諸葛亮秉性,所以並未加以勸阻。

諸葛亮從臥龍崗出山後,正遇曹操派兵攻打劉備,準備將劉備的勢力一舉殲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獨自一人出使東吳,舌戰群儒,併成功開啟了連吳抗曹的時代。

最終曹操在赤壁遭遇了慘敗,不得不大舉撤回北方,此後再也沒有南下。

曹操戰敗之後,諸葛亮借來了荊州,穩定了蜀漢政權。

此時龐統在東吳一直沒有得到重用,便放棄了東吳,投奔劉備。

機緣巧合之下,張飛發現了龐統擁有大才,而後龐統變成了劉備軍中的副軍師。

在正式加盟劉備集團後,龐統經常給劉備出謀劃策,其策略也得到多人的認可。

與此同時,龐統對士兵的訓練也很有心得,短時內便提升了蜀漢陣營的戰鬥力。

在這個時候,西邊的劉璋勢力逐漸衰弱。

趁此機會,劉備一鼓作氣奪下了西川、漢中之地,龐統在此事中居功甚偉,可惜不久之後龐統就去世了。

古往今來,這種壯志未酬身先死之事屢見不鮮。

臥龍鳳雛

司馬徽評價諸葛亮和龐統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可得天下”。

司馬徽將諸葛亮與龐統並重,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從對待荊州的態度來看,諸葛亮和龐統誰更高明一目瞭然。

諸葛亮幫助劉備創業,而龐統讓劉備的事業更進一步,兩者的能力似乎不相上下。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

曾經在關於荊州的問題上,諸葛亮與龐統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從兩人的建議中,可見戰略眼光的高下。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時,二人曾暢談天下大勢,諸葛亮當時就已經展現出來了自己統觀全局的戰略眼光。

諸葛亮認為荊州地處交通要道,東西南北皆有戰略重地,進可攻退可守,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若指揮得當,則霸業可成,中興漢室也沒有問題。

而且荊州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是當時主要的糧食產地之一,對於軍隊的糧草供應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荊州的地理位置西通巴蜀,東接吳國,向北則可以直接威脅中原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可是龐統對於荊州問題,和諸葛亮的觀點大不一樣,他認為不應該在荊州之地大費力氣。

究竟是誰的觀點更勝一籌,看接下來的歷史發展狀況就可以窺見真想。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幫劉備借來了荊州,正是藉助了當地的人口、經濟等,蜀漢才穩定下來。

而關羽失了荊州之後,蜀漢境況直轉而下。

究其原因,一是蜀漢之地交通不便;二是糧草不濟,三便是因為人才缺乏。

荊州人傑地靈,自古以來就是人口繁盛之地,出過許多英雄豪傑、文人狀元。

擁有荊州,就等於擁有了一個人才基地,蜀漢的實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擁有荊州之地,蜀漢想要復興漢室也多了一條路,他們可以以荊州為跳板,從襄陽、樊城之地北上,與曹魏決戰。

既然荊州之地這麼重要,為何龐統看不到這一點呢?其實不是龐統不清楚這一點,而是他的眼界和格局沒有放開。

在龐統的想法中,劉備能做到一方豪強諸侯就很不錯了,這個目標憑藉四川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完全可以做到。

強行佔據荊州,等於在大本營之外多了一塊“飛地”,這樣的行為無疑費力不討好。

而諸葛亮和劉備的戰略目標是相同的:規復興漢室、恢復中原。

在《隆中對》中就有此意,佔據西川、漢中之後,如果時機到來的話,便可以從荊州出兵,完成興復漢室的霸業。

總的來說,諸葛亮的戰略眼光要比龐統高很多,他的構想也是非常正確的,而龐統的目光則有侷限性。

奈何在守衛荊州的人選上,諸葛亮選錯了人。

關羽的脾氣太暴躁,在與東吳聯合期間,得罪孫權,以至於孫權大怒,派兵夜襲荊州,最終荊州丟失。

後來諸葛亮雖然修復了與東吳的友好關係,可失去荊州的蜀漢政權也少了一條出川的便利通道和糧食人才的產地。

蜀漢國力發展受到了很大的侷限,或許在荊州丟失的那一刻,蜀漢的命運就註定了吧。

群英薈萃的時代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戰火四起,民不聊生,但亂世也造就了許多英雄豪傑。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雄心壯志,或開太平盛世,或建不世功業,或單為名利富貴。

也正是有這些人的存在,造就了一個群英薈萃的時代,演繹了一場又一場動人心魄的歷史畫面。

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唐刀究竟有什麼優勢,為何如此出名?看陌刀在唐朝的運用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