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契訶夫

契訶夫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代表作有《裝在套子裡的人》《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他跟美國的歐·亨利、法國的莫泊桑一起號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胖子與瘦子》

《胖子與瘦子》是契訶夫於1883年完成的一部短篇小說。小說寫兩個很久未見的朋友久別相逢。

在尼古拉鐵路的一個火車站,兩個朋友邂逅了。一個是胖子,一個是瘦子。胖子剛剛在車站吃完午飯,兩片油亮亮的嘴唇像熟透的櫻桃,渾身散發著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氣息。那瘦子剛剛走下火車,肩背手提著幾隻箱子、大包小包和一些紙盒,身上散發著火腿和咖啡渣的氣味。

瘦子身後站著一個長下巴的瘦女人,那是瘦子的妻子,還有一個細高個子的中學生,那是瘦子的兒子。

“波爾菲裡!”胖子看到瘦子大聲喊道,“是你嗎?我親愛的!多少個冬天,多少個夏天沒見面啦!”

“我的老天爺!”瘦子驚呼道,“這是米沙,小時候的朋友!你從哪兒來?”

兩位朋友互相擁抱,一連吻了三次,然後彼此看著對方淚汪汪的眼睛。兩人都感到又驚又

喜。

兩個人寒暄之後,瘦子開始了調侃胖子如從前般俊美風流、講究穿戴,問胖子闊氣否、結婚否,不等胖子回答,便主動向胖子介紹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不僅說了妻子的名字,還強調了妻子的孃家姓和其新教徒的身份,炫耀自己娶了一個好妻子。

瘦子在說起自己與胖子在中學唸書時做的糗事時,又一次強調妻子的孃家姓和新教徒的身份,還讓兒子離胖子近一點。

在胖子“熱情地瞧著朋友”,問瘦子近況如何、是幾等官時,瘦子洋洋得意地回答說自己做了兩年八等官,還得了勳章,如今被升調做科長,並且第三次提起自己的妻子,說妻子是音樂課老師。

瘦子滿意和炫耀完之後,便轉而問胖子近況如何,“你怎麼樣?恐怕已經是五等文官了吧?”

胖子說,“我已經是三等文官了,得了兩顆金星勳章。”

胖子一說完,瘦子一下子臉色煞白。剛才相談甚歡、其樂融融的氣氛一瞬間陷入了冰凍。瘦子在得知胖子已然是一位高官之後,立馬錶現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將身體縮起來,哈著腰。稱呼胖子也由“你”變成了“您”;“小時候的朋友”,“我親愛的”變成了“大人”。

看著瘦子低三下四的模樣,胖子“幾乎要嘔吐了”,原本還想反駁瘦子幾句的他急忙扭過臉。此時的胖子只想著趕緊結束對話,與瘦子告別。

《瘦子與胖子》是契訶夫典型的諷刺小說,將瘦子一家“唯官銜是尊”的奴顏婢膝之態體現得淋漓盡致並予以辛辣諷刺。揭示出了那個官僚主義橫行、等級森嚴、權大一切以及奴性十足的沙皇專制社會。

沙皇專制、官僚主義與民眾的奴性

19世紀的俄國是個典型的專制暴政社會,沙皇統治著一切,國家的權力結構使得整個社會以權力為中心、為根本,權力高於一切而又能支配一切,所以“官”的權力高居於“民”的權利之上,而且具有社會壟斷性。

“官”的職位,就代表著財富、地位、榮譽,因為“官職”就是權力,權力本身就意味著利益。也就是說,當了官,就有了權,有了權就會有一切。一旦當上個什麼官,不僅自己飛黃騰達,而且還能惠及其親屬、親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權的“官”本身,就顯示出了一種小民百姓所望塵莫及的那種神奇能力。

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官場等級森嚴。當時俄國的《官秩表》把文武官員分為14品,文官和軍官區分開來,文官最低的是14品文官,最高的是1品文官。因為上級領導掌握著對下級的任免權,所以,下級幹部為了獲得晉升,必然會千方百計投上級之所好。為了生存和升遷,只能在上層官吏面前討好諂媚、極力吹捧。

官僚政治和官吏等級制度導致俄國官場畸形奴性文化、官僚主義橫行,如同瘦子一樣,當聽到胖子是三等文官後,立馬態度大轉變。他們深知官大一級壓死人,便不由自主的表現出卑微、卑躬屈膝的狀態。

官吏之間都是如此奴性十足,官吏與民眾更是如此。整個社會從上到下,無不瀰漫著奴性文化。下級在上級面前奴性十足,底層民眾在官吏面前更是小心謹慎、奴顏卑膝、低三下四,不得不看統治者的臉色辦事,見到官吏無不頂禮膜拜,害怕稍有不慎厄運降臨。

因為權力總是凌駕於整個社會之上,所以某些人一旦當了官,哪怕只是暫時獲得了一絲權力的小吏,甚至臨時的管理人員,有了職權,有了一絲權力,就馬上高居於人民群眾之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而此時,不是官員為民眾服務,而是“子民”們要小心謹慎地侍奉大小“父母官”。

而且在一個專制暴政的社會中,統治充滿了暴力和恐怖,處於底層的民眾根本沒有選擇,選擇也是多餘的,掙扎只是一種姿態而已,結果往往是命中註定的。而長期在這種馴服之中,人們逐漸養成了一種奴性意識,麻木不仁、愚昧和忍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性格。

契訶夫的《胖子與瘦子》收錄在他的短篇小說文集之中,直接購買文集即可。

兩個版本,都可以。

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俗語”和“禮儀”是怎麼來的?這是兩種文化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