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北極開始加速變暖,速度提升了4倍,專家:擔心釋放“致命病菌”

前段時間,來自芬蘭的氣象研究者Mika Rantanen,發現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北極正在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北極變暖的速度,竟然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

而在過去,科學家們曾經一度認為,極地地區的變暖速度,只有全球平均值的2倍左右,顯然,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南極,例如在今年3月,南北極不約而同地都出現了極端高溫,根據當時的溫度數據,當時位於海拔3.4公里的南極康科迪亞站,它在3月18日這一天的溫度,竟然比歷史同期高出了近40攝氏度。

同時,北極多地的高溫記錄,也都在同一天被打破,這些都說明,無論是在南極還是北極,都正在有很多不尋常的事情發生,而這對於人類來說,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兩極加速變暖,這會帶來什麼後果?

高溫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冰川和凍土的融化,拿北極來說,早在去年,科學家們就發現北極海冰的融化速度,已經達到了此前研究的2倍以上,這也說明北極海冰融化的速度,要遠超人類的預測,或許從2035年開始,北極的夏季,就要正式進入到“無冰”的狀態了。

南極也是如此,研究認為,最多隻需要數千年的時間,西南極的冰蓋就會全部消失,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全球海平面會因此至少上升3米以上。同時,地球上的極端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常態化。

當然,除了這些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事實上,在北極的凍土融化中,還有一些看不見的危機,也正在朝著人類世界不斷靠近,而它們在未來可能會帶來的影響,則是無法預估的,有可能會讓人類文明,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按下暫停鍵。

北極變暖或釋放出“致命病菌”

上世紀末,科學家們第一次在西伯利亞融化的凍土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的史前生物遺骸,那是一頭猛獁象,距今已有上萬年的歷史,雖然時間久遠,但因為一直都被冰封住了,這也讓它的毛髮清晰可見,看起來就好像是剛死去不就一般。

顯然,這個發現對於科學家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可以不再通過化石、骨骼遺骸等去研究史前生物,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史前生物的模樣。

然而,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生物遺骸在凍土中被發現,終於,有科學家意識到,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史前生物,還有可能存在著一些看不見的史前生物——古老的微生物,各種病菌、細菌。

早在數年前,科學家們就在北極凍土中發現了古老病菌的存在,令人驚訝的是,它們在實驗室環境中,竟然都可以再次“醒來”,雖然這說明微生物的生命是非常頑強的,但是,這也意味著科學家們的擔憂成真了,有可能很多古老的病菌都在不知不覺中,就悄然流入了自然界。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早在2019年,就有科學家指出,北極氣候的改變,或許會釋放出大量的“致命病菌”,而且在2016年的西伯利亞,伴隨著一頭因為“炭疽熱病毒”死亡的馴鹿屍體,隨著凍土融化重現於世,它身上攜帶的病毒也造成了周圍居民、馴鹿群的大規模感染,在當時影響非常大。

而且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的新病菌數量,也的確在不斷增加,一方面的確是因為人類的科學進步,讓科學家們可以更好地發現新的微生物,另一方面,也與全球變暖導致的冰川、凍土融化有關,因為這會讓未知的病菌更容易暴露出來。

比方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北極的海豹群中,就出現了一種新病毒,它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大量斑海豹也因此死亡,後來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其實就與北極冰川融化有關,所以,誰也說不準,下一個暴露出來的新病菌,會不會感染人類。

可以說,這些看不見的危險,要遠比看得見的危險更可怕,也更容易將人類給“擊倒”,所以,想辦法阻止情況惡化下去,才是人類最應該做的事情,朋友們,你們說呢?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釋放善意?尹錫悅突然下令,文在寅朴槿惠同時收到一則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