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都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其意義不言而喻,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的興盛於遷都也有著莫大的關係。商朝時,商王盤庚將國都從奄遷都到殷,從此開啟了燦爛數百年之久的殷商文化。秦孝公時,為了適應國家東向的戰略,遷都至咸陽,加快了秦國崛起與吞併六國的步伐。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將國都從蒙古草原上的平城遷至中原洛陽,鮮卑族漢化程序加快,不久融入漢族大家庭之中。到了明朝,又一位偉大帝王即將開啟他的遷都之旅。
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元亡明興,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最高統治者又變回漢族人,但是被朱元璋擊垮的元朝並未分崩離析,蒙古人只是退回了大漠,他們還保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對中原構成巨大威脅。為了抵禦北方虎視眈眈的蒙古人,朱元璋將自己的兒子們封往北方邊境之地,並允許他們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他的本意是依靠朱家子弟來保衛朱家天下。
然而天不遂人願,當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他忌憚北方叔父們強大的軍事實力,著手削藩,這立即引起了勢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在北平起兵,一路南下,四年後,燕王軍隊攻入南京城內,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銷聲匿跡,不知所蹤,史稱"靖難之役"。
舊王落幕,新王當立,朱棣也自然而然的成為明王朝的掌舵人,立年號為永樂,明朝正式進入永樂時代。
(靖難之役)
遷都之事提出永樂元年正月,朱棣在祭祀天地後回到奉天殿,善於揣摩人心的吏部尚書李至剛向朱棣提出遷都北京的建議,這拉開了明朝遷都的序幕。然而明朝的國都從南京遷至北京,不僅要舉全國之力,更是需要曠日持久的準備,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李至剛恰好說出了朱棣內心的想法,而且這也是朱元璋的遺願,在大明王朝初創之時,國都定在哪裡就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對洛陽、西安、開封等地做過考察,還在家鄉鳳陽建中都皇城,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暫停修建,改而修繕南京城,但是南京也不是朱元璋心目中的理想都城,晚年的朱元璋曾派出太子朱標北巡,考察遷都之事,遺憾的是朱標不久就離世,遷都之事也就此擱置。
遷都背後的雄心壯志在朱棣心中,將國都定在自己的大本營北平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他下令改北平為北京,並設立了一大批國家機構,北京儼然成為了第二國都。
朱棣通過軍事手段從侄子手中奪取皇位的行為,在眾多老臣看來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朱棣即位後,有的大臣效死建文帝,有的隱居不仕,有的甚至策劃行刺朱棣。文武大臣的這種行為讓朱棣感到十分憤怒,他大戮群臣,其中建文帝的老師方孝孺因為不肯給朱棣撰寫即位詔書,而被誅殺十族,比九族還多一族學生。經歷了腥風血雨的南京城籠罩在恐慌的氛圍之中,朱棣也渴求回到自己的封地北京。
但是朱棣作為一名鐵血皇帝,認為遷都是出於心理原因未免把他看得過於軟弱,其實,朱棣遷都北京主要是考慮現實因素,是為了安定北方的邊界。朱元璋雖然攻克元大都,但元順帝併為離世,蒙元勢力也開始了與明朝的長期對抗,北京也成了明軍出兵大漠的軍隊集散地。從戰略角度考察,將首都定在北京是一個極需勇氣的選擇,北京離大漠的蒙古勢力相距不遠,朱棣遷都之舉樹立了天子守國門的氣概。除此之外,這位雄心勃勃的明成祖朱棣還有這更巨集偉的目標,元朝建都北京不僅控制了中原大地與江南,還控制了長城以北、大漠深處廣袤的土地。自秦朝修建長城以來,許多朝代都已長城為國家分界線,而朱棣則是要控四夷而制天下,把明王朝的勢力延伸至長城之外,建立一個與元帝國相媲美的偉大巨集圖。
開鑿京杭大運河然而滿朝文武又有誰能讀懂朱棣的雄心壯志呢?在一片反對聲中,朱棣開始了緩慢的遷都計劃。國都必須有繁榮的經濟做支撐,因此永樂年間一批一批的犯人被流放至北京,又將江南地區的富戶、山西地區的農民大規模的前往北京地區。大規模的移民使北京地區人口漸漸稠密,農業生產得到恢復。
但是依靠屯田移民並無法供應一個龐大帝國的日常消耗,糧食問題成了勢必解決的問題。陸路運輸的種種困難讓朱棣把運輸糧食的希望寄託在水路運輸上,隋朝時曾修建南起江南北至洛陽的大運河,元朝曾繼續修建了北通北京的大運河,但是明初由於黃河的決堤,大運河堵塞不通,北方及遼東的軍糧運輸只能通過風險極大的海運。為此朱棣下令重修大運河,徵調數十萬農夫,舉全國之力在兩年的之間內又重新疏通、修造了京杭大運河,時至今日,大運河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運河的修建解決了向北京漕運糧食的問題,還滿足了營建北京城大量木料、物料的需要,遷都也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
(永樂皇帝遷都大典)
結束語:順應時代的遷都能幫助國家走上頂峰,但是對於帝王來說,遷都則是急需膽識與勇氣的,由於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鄉土觀念,遷都往往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但明成祖朱棣在他雄心壯志的驅使下,力排眾議主張遷都北京,解決了一系列的難題。此後他又屢次北巡,北京儼然成了政治中心,當與朱棣生死與共的徐皇后去世時,朱棣派人護送徐皇后的靈柩前往北京,最終安葬在北京,這也向世人昭告他遷都北京的決心,遷都變得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