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按照正史和各類筆記小說對魏晉名士風度的描述,一般來說,相貌好、能言善辨、多才多藝這幾項,大概算是標配。然而西晉左思這個人,三項條件卻一樣也沒有,算是其中一位特殊人物。左思出身寒微,能躋身於晉初名士之群,完全憑藉其過人的才華。一部鉅作《三都賦》引得洛陽紙貴,一舉成名,左思靠的是真本事。

(一)

《晉書》左思本人傳記記載的內容不算多,但介紹其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還是比較詳細的。不過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關於左思相貌的描述,雖然只有兩個字,“貌寢”。大概是由於魏晉名人多是美男子,寥寥無幾的貌醜之人便顯得特別突出,容易讓人記住。

看看對其他名士的描述,不是“美姿儀”,便是“風姿特秀”,有偉岸豪爽之美,有陰柔病態之美,各式各樣,不一而足。拿來作比喻的,有“玉山”“玉樹”“連壁”“春月柳”等等,極盡讚美之能事。側面反映甚至還有“擲果盈車”的誇張故事,吹的都不靠譜了。左思身處其中,不知有沒有自慚形穢。

其實還有一個劉伶,也是個相貌不佳的人,《晉書》劉伶傳的說法是“容貌甚陋”,從字面上來看,應該比左思還要醜。但劉伶靠的是荒誕不經出名,行為符合當時的口味,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相貌上的缺陷,時人對其貌醜也比較寬容。《世說新語》這樣的筆記小說描述其“貌甚醜悴”的同時,又加了一句“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誇劉伶勝在其神,形貌並不重要。

而左思就沒有得到任何照顧,反而更受打擊。《世說新語》用的詞是“絕醜”,說左思醜到了極點,醜到不能再醜,簡直是落井下石。唯恐這樣還不足以貶損左思,又編造了左思效仿潘岳出遊,結果被眾多老太婆齊吐口水委頓而返的荒唐故事,這就有點欺人太甚了。

(二)

左思“口訥”,就是嘴巴子笨,沒什麼話說。現在評價人不會說話,常常用“把天聊死了”。左思可能更差勁,一開始就聊不起來。當時名士們集會,清談是一項重要節目,嘴巴利索得算是基本功夫。左思連基本的交談都吃力,更不要說辯論了,自然沒有能耐參與這項能增加名聲的活動。

左思不善言辭,也說不定是受了相貌不佳的影響。對於這樣一個明顯的缺陷,多少會有點自卑。雖然不至於到自閉的程度,但多少會相對內向,不喜交際,更多的是自己幹自己的事。《晉書》說左思“不喜交遊,惟以閒居為事”,實在是再合理不過了。何況以左思這樣的情況,就算是想出去交朋結友也難,沒人願意和他玩,畢竟對著個鋸嘴葫蘆也確實挺無趣的。

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樣反倒讓左思能避開干擾,沉下心來搞文學創作。左思能夠用一年時間創作《齊都賦》,用十年時間創作《三都賦》,專注程度實在令人佩服。同樣是當時文壇並肩的人物,比如潘岳、陸機等人,自負文才風流,能言善辯,是天生的社交活動家,但要他們閉關十年搞創作,多半耐不住這個寂寞。

(三)

才藝方面又是左思的一項短板,他小時候學書法,學鍾、學鼓、學琴,都沒學成。以左思的專注能力,應該不是沒有下功夫或沒有堅持,大概還是天賦不夠,相對笨了點。

魏晉名士們很多都是身具才藝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中,多少會一到數種。再不濟的話,作為讀書人,書法是最基本的技能,好歹也能玩幾手。魏晉時人,似乎但凡有點名頭的人物,都有一手好書法,傳下來的書札都成為珍品法帖。而左思竟然連書法都沒學成,這樣的條件在當時也確實拿不出手,也難怪他不喜交遊。

左思出身儒學世家,長大後卻沒有什麼才藝,父親對此很遺憾,曾對友人說左思現在的能耐,還不如自己小的時候。這話讓左思很受刺激,發奮學習。上帝給左思關上了門,卻還是給他開了一扇窗,學其他的不成,在文學上還是有了很大成就。

(四)

出身門第不高,長得醜,嘴巴又笨,還沒才藝,要想改變人生,唯一可以倚仗的資源就是自己還不錯的文學才能。於是左思選擇在家憋大招,希望推出優秀作品一鳴驚人。

左思先用了一年時間,創作了《齊都賦》。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齊都賦》反響平平,並沒有引起轟動。

首發作品沒有一炮而紅,左思並沒有放棄,果斷給自己加碼,以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為標杆,準備創作《三都賦》。這次左思下了很大的決心,關起門來搞創作,大有志在必得的架勢。

但左思也不是閉門造車,還是想辦法去了解魏蜀吳三都的情況,避免作品不符合實際。正好當時左思的妹妹入宮,全家搬到京師洛陽,左思便去拜訪著作郎張載,了解蜀中的情況。為了能夠查閱官方儲存的方誌資料,又請求擔任祕書郎。這樣來看,當時左思並非完全沒名氣,還是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可以利用的。

足足用了十年,左思才完成《三都賦》這部鉅作。反思《齊都賦》不成功的經歷,左思認為主要是因為自己名氣不夠,不能引起別人的重視,浪費了好的作品。《三都賦》費了這麼大力,自認為不比班固、張衡的《兩都賦》和《二京賦》差,可不能再次砸手裡,得請有名望的人幫忙站臺。

於是先送當時文壇幾位有影響力的人,若是能得到他們的欣賞,就不怕沒有閱讀量了。這一計劃大獲成功,張華、皇甫謐、張載等名家大為讚歎,全部不吝好評。皇甫謐還主動為之作序,張載為其中的《魏都賦》作註釋,劉逵為《蜀都賦》《吳都賦》作註釋並作序。

有這麼多大腕為之叫好,《三都賦》想不火都不行了。豪門貴族是真喜歡也好,附庸風雅也好,都爭相傳抄,一時間京城洛陽紙為之貴。“洛陽紙貴”如果不是誇張的說辭,只能說明當時紙張的生產量實在太小了。

當初陸機本來也想寫《三都賦》,聽說左思已經動手,表示非常不屑,揚言要將左思的作品用來蓋酒罈子。等左思作成後,一讀之下便心服口服,擱筆措手了。

(五)

《三都賦》分為《魏都賦》《吳都賦》《蜀都賦》三部,賦文很長。本人很努力地試了幾次,想盡力通讀一遍,但非常慚愧,實在堅持不下來。不能說文辭不好,但就是讀不出味道來,只能感嘆自己欣賞水平太差,領略不到其中神韻。

《三都賦》再長,也不過一萬多字,左思為之花了十年功夫,平均每天不到3個字。曹雪芹著長篇小說《紅樓夢》,60多萬字的大部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嘔心瀝血,還說得過去。但左思這樣的創作效率,也實在是太誇張了點。

創作期間,左思在家裡各個地方包括廁所在內,都放著紙筆,想到好句便隨時記下,用的是笨辦法。看來左思沒有捷才,似那種文思泉湧,文不加點一揮而就的創作方式,左思多半乾不來。若是參加曲水流觴之類的遊戲,多半是挨罰的。

不過終究是完成了,也算是不容易。左思十年磨一劍,一舉奠定了在文壇的地位。現在左思可以昂然而出,參與名士們的雅集了。左思加入了當時權貴賈謐組織的文學團體,與石崇、潘岳、陸機等人為伍,號稱“二十四友”,在石崇的金谷園中日夜聚會。

按照石崇《金谷詩序》的說法,金谷園中有清泉茂林,各種花果、松竹、藥草賞心悅目,水碓、魚池、土窟等玩樂設施全部齊備,琴、瑟、笙、築隨時助興,好個逍遙快活的所在。只是按照遊戲規則,需要即興賦詩,做不出的罰酒三鬥,不知道左思是不是每次都要挨罰。

(六)

《三都賦》是左思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當時如此受人追捧,到今天似乎卻只留下了這個賦名,除了專業研究人員,能記得其中一些內容的只怕沒幾個。與《洛神賦》《別賦》等其他相對精巧的作品比起來,傳播度實在不高。

相比之下,左思的詩作反倒容易讓人接受,流傳也更廣泛。雪夜訪戴的軼事中,王子猷半夜醒來後睡不著,忽然來了吟詩的興致,吟的便是左思的《招隱》詩。王子猷是東晉名士,眼高於頂,為人極為傲慢,這樣的一個人在半夜吟詩能選擇左思的作品,說明左思已完全被名士圈所接受。

雪夜訪戴

左思的詩作,很多都是表示懷才不遇的情感,特別是《詠史》《招隱》這樣的。這也難怪,左思雖然已經出名,進入了名士圈,但仕途一直沒有進步。大概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門第不高。當時要做官,門第的作用實在太重要。高門大族憑藉血統,可以無功受祿,憑空登上高位。寒族出身的,做官卻毫無門路,得靠貴人提攜。左思出身寒微,首先就面臨一道極高的障礙。他《詠史》詩其中一首就有“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說得已經很直白了。

二是能力方面還是有不足。從創作《三都賦》的艱難來看,左思極有可能是慢才,適合做學術研究。而宮中府中容易展現能力的職位,往往需要思維敏捷,比如起草文書、提供參謀等,不可能還等你回去琢磨幾天。這樣的話,左思的出路就少了很多啦。因此賈謐雖然欣賞左思,卻只是請他去講授《漢書》,當個教授而已。

後來八王之亂起,想做官也不敢了。賈謐被趙王倫誅殺之後,左思就一直閒居,專門研究典籍。齊王冏還想用左思為記室督,左思辭以疾病。從左思的選擇來看,很可能是遠離權力鬥爭避禍的考慮,後來乾脆舉家遷往冀州。而金谷時期的文友,石崇、潘岳、陸機等均被捲入其中而喪命,相比之下,左思在這方面倒是頗有先見之明。仕途不通,反倒是因禍得福了。

左思的詩中有一句“鉛刀貴一割”,將自己比作鉛作的刀,既不堅硬,也不鋒利。對比左思各方面毫無優勢的實際情況,比喻還是比較恰當的。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左思不投機取巧,踏踏實實用笨辦法,把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比較優勢發揮到了極致,終究還是取得了成功,證明了勤能補拙的道理。這一點,其實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唐朝的國都長安與宋朝的國都開封哪個更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