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呂不韋,一提起這個人,馬上想起的自然是秦始皇。秦始皇曾經稱呼呂不韋為仲父,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在秦國絕對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最終卻被秦始皇逼令自殺。為什麼他不能得到善終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呂不韋當初在趙國見到的子楚地位低到什麼程度呢?秦國常常攻打趙國,你想想看作為秦國在趙國的人質能有好日子過嗎?當然不可能了。

作為商人的呂不韋看中子楚是一個潛力股。他先對子楚的條件作了分析。

第一、子楚的父親被立為太子,就意味著是未來的國君,這樣子楚的身價在未來就有升值的潛力。如果悼太子沒有死,安國君不是太子,那麼呂不韋肯定不會投資子楚。

第二、安國君也就是子楚的父親有一個正妻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和安國君很恩愛,可惜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如果子楚成為華陽夫人的兒子,那麼子楚的價值將會進一步增值。

第三、沒有人發現子楚的價值,連子楚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價值。這是估值最低的時候,呂不韋此時買進將會買到子楚的心和信任,這是最大的價值。因為大部分人對雪中送碳是心懷感激的。

第四、子楚為人軟弱,不是反覆無常之人,容易操控,這樣煮熟的鴨子飛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呂不韋經過分析之後,發現子楚絕對是奇貨可居。

此時商人呂不韋就開啟他的低買高賣的行動,開始囤積子楚。

第一步,他取得了子楚的信任,第二步,他幫子楚打通與華陽夫人的關係,第三步,貢獻自己心愛的趙姬,鞏固感情。

呂不韋的運氣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子楚的父親安國君當上秦國國君三天之後就掛了,子楚就接任王位,也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

呂不韋的投資完全是成功的,子楚從一個並沒有多少價值的,在呂不韋的包裝打造下成了一國之君,呂不韋收穫就是出任相國。子楚全身心地信任呂不韋,封為文信侯 ,作為一個商人做到這個程度無疑是絕對成功的。

他打出的最好的廣告:《呂氏春秋》如果有人能做到增加或者刪減一個字就賞一千金。一千金是什麼概念?他花了一千金幫子楚爭到了太子的位置,六百金助子楚逃離趙國,救回一命。所以一千金是一鉅款。這裡也可以看出呂不韋此時的財富不是富可敵國,而是深不可測。

如此精於計算的呂不韋最後為什麼會將這麼好的牌打爛掉,甚至自己不得不選擇自殺呢?

他犯了這麼幾個錯誤:

第一、當初趙國人想殺子楚時,呂不韋只幫著子楚逃命,卻扔下秦始皇與他的母親趙姬,秦始皇和趙姬在趙國過的是提心吊膽的生活,每天如同過街老鼠。年幼的秦始皇你說他恨不恨呂不韋不清楚,但最起碼不會是感激呂不韋。

第二、呂不韋與趙姬私通,後來還送嫪毐給趙姬,雖然秦國受西戎影響挺大,所以這方面較中原輿論壓力少很多。秦國曾經一度時期就被視為西戎,這也讓秦始皇受不了,光憑這一點,秦始皇就可以恨上呂不韋入骨。

第三、嫪毐還與趙姬生下二個孩子,不但如此還想謀反,作為介紹人的呂不韋自然難逃干係,所以這一切都是呂不韋這個始作俑者,作為秦始皇不恨根本不可能。

第四、秦始皇想拿回權力,呂不韋想繼續把持權力,這又是不可調和的死局。

所以呂不韋的確是投資了子楚,而且很成功,但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忘記投資秦始皇,因為他覺得秦始皇並非奇貨可居,只是貨物衍生的利息。呂不韋不但沒有投資秦始皇,而且還收穫滿滿的秦始皇的惡意。秦始皇此人又是一個寡恩之人。尉繚子曾經說秦始皇這個人是少恩有虎狼之心,一旦得志之後那就要吃人了。

這是由商人貪婪的本性決定的,因為呂不韋是商人,玩的是一本萬利的活,在他的眼中既然投資子楚,自然就可以順利地繼續收利息。因為這個貨物就是自己的,誰還會繼續在貨物上投資呢,只剩下收割了。

但國之重器怎麼可能僅僅只是一件商品呢?又怎麼可能被奇貨所居呢?

類似的還有清朝的胡雪巖,他投資成功左宗棠,在左宗棠的提攜下,官至二品,風頭無二。所以他在左宗棠那裡收割到了無盡的利息,使他的人生走上了巔峰。問題是胡雪巖不願意放棄眼前得到的一切,繼續想做大,結局自然很清楚,最終一生財富如泡影,從貧困中來最後還是在貧困中死去。

這就是商人達到一定程度的侷限性。

為什麼他們無法做到功成身退呢?因為商人本質是追逐利益,獨佔和吝嗇是天生缺陷,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講的爭。但是爭的結果就是使得自己的慾望一天一天的膨脹,到最後慾望肯定會超越自己的能力。比如呂不韋為了長期把持權柄,居然想出送嫪毐給趙姬這種餿主意。胡雪巖也是一樣希望企圖壟斷絲繭貿易,最後導致資金鍊斷了。

《道德經》29章明確指出商人這種本質,也預示他們的結局。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呂不韋的目的是欲取天下,胡雪巖也希望如此,最終只能執者失之。

這就是商人最大的侷限性,也是呂不韋一手好牌打成糊的悲劇的根本原因。

為而不爭而不是奇貨可居,呂不韋在一開始就註定他最終失敗的因子。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盤點古代中外歷史的那些驚人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