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浙贛鐵路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鷹潭鐵道史話

1937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政府從後方調集兵力趕赴京滬前線,浙贛線遂肩負運輸之大任。日軍飛機轟炸鐵路,妄圖斷我交通,但鐵路員工臨危不懼,堅守崗位,保證鐵路運輸暢通。他們還組織戰時服務隊,燒水熬粥慰勞抗戰將士,接濟難民,為傷員裹傷包紮,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八.一三”淞滬戰役至1937年12月杭州失陷前的四個月中,浙贛鐵路共運輸部隊32萬多人次,戰馬2.8萬匹,軍糧、彈藥等軍需物資20萬噸,搶救傷員數萬人。

1937年12月23日,錢塘江大橋被日軍炸沉,中國軍隊依託錢塘江天險,在南岸抗擊日軍,保護浙贛鐵路運輸生命線。1938年7月—1939年3月,浙贛鐵路每日開行金華至株洲、南昌至長沙、南昌至桂林客貨列車。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江道不通,東南半壁江山惟有浙贛鐵路獨負運輸之責。“蜿蜒百節,衝烽煙而龍躍;關山萬里,刻漏表以駿奔。”浙贛鐵路保證了中國抗戰將士“鎧甲常新,餉糈不匱”。

鑑於浙贛鐵路對抗戰的巨大作用,日軍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進行了長時間、大規模的轟炸。1939年3月27日,日軍攻佔南昌,腰斬了浙贛線。至此,浙贛鐵路只剩下樑家渡以東、諸暨以西的435公里未遭日軍蹂躪而繼續維持運輸,雖“首尾皆斷,但其地勢優越,仍為東南半壁之動脈。”此時,上饒為中國第三戰區戰略要點,玉山為浙贛鐵路局所在地,是戰時浙贛鐵路的中心。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中聯合對日作戰。1942年4月18日,美國空軍首次從航母起飛轟炸日本,然後降落於浙贛鐵路沿線的衢州、玉山等機場。日本為防止盟軍利用這些機場,發動了浙贛線戰役,從寧波和南昌出動10多萬兵力,東西夾攻浙贛鐵路。5月28日,金華、蘭溪陷落,6月7日,衢州失守;6月12日,玉山被佔後,浙贛鐵路兩端均無出路,浙贛鐵路局局長張自立帶領員工8000多人退到福建崇安、建陽,至此,浙贛鐵路全線失守。

從抗戰開始到1942年全線失守,皖、浙、閩、贛數省靠浙贛鐵路維持,仍連成一片,浙贛鐵路在抗戰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而為了保衛這條中華民族的抗戰大動脈,中國軍民和浙贛鐵路員工“見危致命,前仆後繼”、“遇難益奮,視險若夷”,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書寫了可歌可泣的事蹟。浙贛鐵路局曾在玉山豎“抗戰殉職員工紀念碑”,上刻碑文和烈士英名,“宣彰功烈”。

新聞爆料:0701-6221122

郵箱:yttvnews@163.com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湖北高速公路施工,暴雨衝出3000具屍骨,專家揭開一段悲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