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弘一法師:“自求太極書中義,都是邯鄲道左人。”

弘一法師為什麼會寫下這樣的一副對聯,弘一法師不僅對精通書法,文學,音律,還對碑版有所造詣。

在說的簡單點就是我們知道的篆刻,篆刻也是中國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已有幾千年。

因為古時候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上學識字的,而有些事情需要簽字的,就是我們看到的私章,其實再往前推十五年,那時候農村還有很多人是使用私章的。私章就是篆刻的一種表現形式。

李叔同對篆刻也有著很深的情懷,1913年的時候李叔同還不是弘一法師。李叔同想要加入西冷印社,加入西冷印社需要提交個人資料。

李叔同在去西冷印社的時候認識了同樣喜愛金石篆刻的吳寶驥,兩人相識相知漸漸地也就成為了好友。1913年的11月22日,李叔同在小雪節氣情境下寫了這幅對聯:“自求太極書中義,都是邯鄲道左人。”

李叔同寫下這副對聯是送給吳寶驥的,吳寶驥得到這幅對聯時感到非常高興。後來吳寶驥把這幅對聯傳給了自己的上門女婿宋望。宋望是個懂行的人,得到這副對聯之後視若珍寶。

宋望得到這副對聯之後很害怕哪天會遺失了,於是就找人把這幅對聯裱了起來好好珍藏。

這幅對聯後來有收藏家花重金從宋望的手裡買了過來,甚至比宋望還要重視,把這幅對聯藏在了密室之中,輕易不會拿出來給人看。

單從這幅字來看,氣漸收,力漸凝,筆筆氣舒,清拔,神斂。弘一法師一生一生最重視的可以說就是書法了,他出家之後的很多佛學箴言都是使用書法寫得。

弘一法師的文學,書法,音樂,詩詞都是堪稱一流,出家之後使用最多的就是書法了。李叔同為什麼從一位才華橫溢的才子走到出家為僧的。

其實這些從弘一法師的書法裡面就可以看出來一些的。

弘一法師出家之後的書法和出家之前的書法筆風是不一樣的出家之前弘一法師的書法是剛毅的,出家之後的書法是恬靜的。

在兩種不同風格的書法之間切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書法造詣如此高的李叔同來說不在話下。

為什麼弘一法師會寫出上面這幅對聯,邯鄲道和黃粱夢意思相近。我們現在也經常會使用黃粱一夢來比喻一些事情。

李叔同寫下這幅對聯的時候是33歲,那時候的李叔同也是出於近代歷史發展的浪潮中,可是那個時期人們日子卻不是那麼好過。

李叔同但是也是憂國憂民,對於仕途已經厭倦了,只是這時候還沒出家呢。對於厭倦仕途,看破浮華的人來說,追求心靈的昇華遠比其他要來的重要。

這也就是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李叔同的原因,豐子愷說的人生三境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靈魂生活。

到了李叔同這個境界,物質充足,精神豐富,唯獨去追尋心靈的昇華。如果李叔同當時沒有出家,也許我們就看不到那些具有人生哲學意義的箴言了。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容妃死後,康熙讓所有見過她刷馬桶的人全部殉葬,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