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王翦,頻陽(今富平縣美原鎮南千口村)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戰將,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少時喜讀兵書,認真練武。後在秦軍中,很會用兵,屢建功勳,得到秦始皇的重用,任命為大將軍。歷史上兩千年來民間就有“王翦一怒滅六國”的傳說。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殺了燕國刺客荊軻,憤然下令大將王翦和王賁父子倆加緊攻打燕國。燕太子丹抵抗,被王翦打的打敗,燕王喜逃到遼東。秦始皇非要把太子丹捉住不可。燕王無法,只得殺了太子丹,向秦謝罪求和。前222年,王賁撥遼東,虜燕王喜,燕亡。

後來,秦始皇又聽到了謀士尉繚的主意,下手收拾中原的魏國。魏王向齊國求救,齊王不理。到前225年,王賁滅了魏,把魏王和大臣全部押到咸陽。王翦在屢次征戰中,與士兵同住同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前222年他率兵滅掉趙國,威名更顯。秦王計劃討伐勁敵楚國,便召集將領商討,先問中年將軍李信,打楚需要多少兵馬?李信剛愎自用,不假思索地說:“二十萬即可”。他又問老將王翦,王翦深思熟慮後說:“楚國是個大國,不打則已,若打一定要有足夠的實力,用二十萬人馬是不夠的,依臣估計,非六十萬不可。”秦王認為王翦怯戰,決定派李信出征。王翦遂藉故回家。結果不出王翦所料,李信一入楚,僅憑勇猛,還打了一個勝仗,最後碰到楚國大將項燕,連吃敗仗,狼狽敗回。秦王大怒,把李信革了職,親自趕到頻陽王翦家裡,向老將軍表示歉意,說:“上回是我錯了,這回非請將軍出馬不可”。王翦說:“要我帶兵,還是非要六十萬不可。楚國地廣人多,他們要發動一百萬人馬也不難。我說要六十萬,還怕不大夠呢,要再少,那就不行了”。秦王陪笑說:“這回聽將軍的啦!”親手將印綬佩戴在王翦身上,答應交給王翦六十萬人馬,讓其繼續攻楚,王翦慨然接受。過了幾天,即從頻陽返回咸陽。途中,秦王為了鼓勵王翦鬥志,決定將華陽公主嫁給他,從宮中挑了百名美女隨嫁,陪伴公主北行,去迎接王翦,並詔書在相逢處成婚。王翦南行五十里和華陽公主相遇,列兵為城,圍帳作室,就地隆重舉行婚禮。王翦與公主完婚處後名華陽。今富平東30公里處張橋鎮的華陽原,亦因此而得名。

王翦掛帥出征前,向秦始皇討要大片良田美宅。出兵沒幾天,三番五次派人進京,叮嚀秦王要良田美宅落在實處。下屬說:“將軍有點太過分了。”王翦說:“秦王好疑,秦王把全國兵馬交給我,我不為子孫多要良田美宅,秦王豈不對我生疑!”。

王翦大軍到了天中山(今河南省汝陽縣西北),在那兒駐紮下來。項燕帶兵四十萬迎戰。王翦對項燕的鼓譟挑戰,壓根兒不予理睬。卻一個勁地組織士兵投擲、操練、游泳、登山,還把一部分人馬專門放在運輸糧草上。過了一年,項燕誤判:“王翦原來是上這兒來駐軍的”,楚軍漸失警惕。後來秦軍突然發起攻勢,一直打到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把楚王負芻生俘。項燕見王被俘,渡過長江頑抗。王翦渡江窮追,項燕自感途窮,把劍自刎於淮南。前223年,楚亡。王翦因戰功卓越,秦王封其為武侯。

前225年,王賁滅魏後,又去收拾燕、趙,於公元前222年,生俘燕王喜,燕滅。回途滅掉代國,俘代王嘉。又乘勝攻趙,趙亡。這時,只剩一個齊國了。齊王建向來不敢得罪秦國,每逢諸侯求救,他都一一拒絕,他以為齊離秦國較遠,只要聽秦國的話,則不必擔心秦國進攻。等到別國均被秦國兼併掉,他才著了急,派兵把守四面邊界,可惜為時已晚了。

公元前221年,王賁帶幾十萬人馬,像泰山壓頂一般,強攻齊國,這時齊王建勢孤力單,無法抵抗。沒幾天,秦軍就打進齊國都城臨淄,齊王建隨之投降了,繼王翦之後,王賁也因功被封為通武侯。

王翦待軍事告一段落,即堅決解甲歸田,安度晚年。秦始皇也理解他的用意,即封地以賞。據傳,今日美原、流曲一帶,方方百里平川,就是當年王翦美田千頃封地。富平縣現有王翦墓,其他地方也有王翦廟多處。琅琊臺石刻附記,李因篤《重建王將軍廟記》等,均記述了王翦父子,為橫掃六合建立統一的秦王朝的豐功偉業。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男子為了解決生理需求, 專門設定一類丫鬟, 讓人大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