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河北井陘籍烈士劉錦林的故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河北很多縣份被日本軍隊佔領,不敢做亡國奴的河北兒女奮起抵抗,期間形成了許多自發形成的抗日武裝。

1937年下半年到1938年初,八路軍的129師和120師作戰部隊開進到河北大地,很多武裝接受了共產黨的領導,成為了人民抗日武裝的力量。劉錦林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加盟的河北抗日民軍。

生長在鐵路邊,靠著鐵路線,自然就有自己的優勢。劉錦林等人在日軍頻繁活動的冀西平漢鐵路的東西側進行遊擊作戰。他們還會破壞敵人的鐵軌,用這些鋼材自己製作武器。當時在贊皇成立了軍械修理所,融化敵人的鐵軌來製造自己的武器。

時不時地,劉錦林等人還會進行遊擊作戰。

1938年秋天,劉錦林帶著其他五名隊員,來到鹿泉頭泉一帶活動。大家正在行走時,迎面走來三個日本兵。看到時機來了,劉錦林迅速讓大家裝作若無其事的在路邊割草。等日本兵走近時,劉錦林等人一擁而上,用自帶的鐮刀、繩索和一隻獨眼銃將三個日本兵俘虜。

三個日本兵不僅束手就擒而且大家還繳獲了三支槍。得知此事的周圍百姓高興地編出歌謠稱頌劉錦林等人。

之後,劉錦林帶領大家活躍在冀西山區和鐵路沿線,開展遊擊作戰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

1941年,劉錦林大隊長在中條山一帶與敵人作戰中,陷入了重圍。戰鬥中,劉隊長身先士卒,最後身中六彈壯烈犧牲。一位河北人民培養的抗日勇士犧牲在了抗日救國的戰場上。

1938年這次生俘日本兵事件,是當時那個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中人民游擊戰爭的一個縮影。大家千方百計地打擊、消滅敵人的力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擴大、充實自己的力量。

而其實在當時的作戰環境中,更多看起來不合常理卻殘酷的作戰經常出現。在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對外作戰的大背景下,日本帝國主義也只有覆滅這一條道路!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山東人王登聯,他是清朝第一任“河北省長”,卻因為鰲拜誣陷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