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80年代,日本著名的攝影師久保田博二訪問朝鮮,記錄下了當時朝鮮的社會風貌,這組照片即是其中一部分。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十年動亂剛剛結束,所有行業百廢待興,

而朝鮮卻是在蘇聯的援助下,悶聲發大財。80年代朝鮮的人均GDP就達到1000美元,超越了中國和韓國,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經濟強國。

相比那時候的中國,我們確實不如人家,但是在經過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10年之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後中國的發展速度朝鮮就望塵莫及了,讓我們一起來回味朝鮮最輝煌的80年代下照片。

圖為1980年代朝鮮社會風貌平壤地鐵。

80年代,在朝鮮首都平壤,人們已經可以乘坐地鐵上下班了。而同為首都中國第一條地鐵是1965年的北京1號線,但在運營之後出現意外又被迫停運了,一直到了1981年才正式開通,

至於天津,廣州等地的地鐵都是到90年代才有的,比那時候的朝鮮要晚一些。

圖為1987年在朝鮮平壤,朝鮮的少年兒童在慶祝金日成誕辰。

圖為1982年朝鮮元山海邊休閒的人們

80年代,我國才剛確定改革開放發展脫貧致富道路的時候,那時富足的朝鮮人民就已經在享受他們的假日時光了,

不過​曾幾何時,看看現在的朝鮮,在想到我們老祖宗說的那句‘先苦後甜才能長久’是有道理的

圖為1981年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等待理髮的朝鮮青年們。

圖為1986年,正在輔路的朝鮮女工人。

圖為1981年在朝鮮平壤,假日休閒的人們在大同江邊釣魚消耗時間。​

圖為1982年在朝鮮平壤城郊的火車頭維修工廠車間,當時他們的火車維修技術是從蘇聯援助過去的,​

圖為1982年平壤附近工廠裡工作的車工女工人

1982年平壤附近的重工廠,一名軍人正在巡邏。當時的朝鮮雖然生活條件變好,但是政府對於民眾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很多工廠都是有軍人看守。

圖為1984年的平壤冬天,高高的金日成像成為那時朝鮮人最喜歡觀看的風景。​

圖為1985年的朝鮮冬天,幾個小孩子在雪地裡滑雪,比起那時候我們中國的農村,他們要比我們幸福一些。​

圖為1980年朝鮮公社商店裡出售的各種蔬菜。​

圖為,1982年朝鮮平壤郊外的菜田,在當時朝鮮的種菜就已經採用了噴灌技術,而在同時間的我們中國人,還在用原始的方法進行種植食物。

​圖為朝鮮和韓國人最喜歡的泡菜,當時朝鮮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人們開始在自家醃製各種可口的食物,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也說明80年代的朝鮮人,還是過了幾天好日子的,而且比我們國人過得要好一些。

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溥儀皇帝的乳母王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