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今天秋分,一個關乎後面四個月的大關口,切記!

2,今天寒露,滋陰、滋陰、滋陰......

霜降--立冬--小雪,還在今年己亥年五之氣之中;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15天后立冬,也就是“冬藏”的開始。

實際上,霜降到立冬這15天,就是從秋天到冬天的過渡期;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一個轉換;更是陽氣秋收的最後15天,穀倉不滿,腎水不足,明年春生便無力!

霜降--立冬--小雪,“寒溼”交加的一個月是今年甚至明年都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期,因為小雪已經入己亥年的歲終之氣,“冬行夏令”,對陽氣“冬藏”極為不利,實際上就是消耗!

而這一個月的“收與藏”實際上是為你自己的身體儲存能量!

還要提醒一點:四季交替,比如由“秋入冬”,明顯的節氣變化“由立冬後的冬藏,馬上轉變為小雪後的夏長”這種陰陽盛衰大幅度變化,對人體影響最大。身體虛弱的人尤其明顯:比如這個月寒溼傷脾後出現便溏腹瀉,月經量大,老年人心率降低、甚至出現腦溢血,這都是要認真對待的。小雪後,很多人會出現煩躁,失眠等因內熱大而出現的症狀。

霜 降

2019年10月24日

農曆九月廿六 星期四

中醫養生的核心:順天時!

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季節的變化。

白露,水凝為露;霜降,露凝為霜。

隨著霜降的到來,氣候愈加寒溼,因此霜降是我們借天勢將陽氣收斂歸根的機會。

因此今年霜降節氣的養生要點:

保衛脾土

斂陽歸根

一,身心俱收

陽氣最後“秋收”的15天,必須身心俱收,畫上圓滿的句號,為冬藏提供足夠的能量。

“秋收”收心是根本,只有心收了,我們才能再衣食住行,時時處處體現出“收”的狀態;只有心收了,我們才能做到身與自然相同。然而外界誘惑大,心神不寧就是消耗。

收不住,可以從抄經、讀經開始!

2,早睡早起

收心才能早睡!順應自然,天黑寧心為陰,此時睡覺,幫助滋陰潛陽是為養!

晚上9-11點睡覺為早睡;晚睡是耗陽,晚起是傷陽,耗傷陽氣,一年白忙!想早睡,上床後又睡不著的艾友,可以服用褪黑素改變生物鐘,見好就停!

上早晚班的艾友,平時多用“大棗菊花枸杞”泡水喝,以養肝血;敲打腋窩,敲打大腿內側段也是養。內外兼收就是大得!

生活的方式多種多樣,自己選擇,心安就好;要想改變,人前不爭,背後努力,盡力就好!

3,保衛脾土

脾土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不貪食寒涼,寒涼傷脾!長期便溏腹瀉的艾友更要注意。

艾灸再好也只能算“修補”吧!身體是自己的本錢,愛惜靠大家。

太陽好的時候,老年人要出來晒晒後背,伸伸懶腰,以補命門之火;心氣弱的中老年人,可以隨時隨地用艾葉在手心搓。

4,滋陰潤燥

滋陰潤燥就是幫助我們收藏陽氣!在秋分和寒露的文章裡給了大家很多飲食上的建議。

比如純銀耳羹,這個是可以一直吃的,它不寒不膩還能補氣。

最好的滋陰潤燥的水果就是梨,味甜好吃而熱量低,脾虛的人最好吃蒸過的。

上面的開水蛋也是滋陰的!能夠健脾胃是因為蛋黃,滋補肝腎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健脾。當然,單純的健脾胃還是小米山藥粥!

霜降後的艾灸:

身體弱的可以取穴:大椎穴、腎俞穴(或者命門穴)、中脘穴、關元穴、太溪穴,各20分鐘,艾灸一天休息一天。

身體不錯,又想艾灸,那麼還是隻需灸中脘穴、關元穴各20分鐘,艾灸一天休息一天。

天氣涼了,心率會慢,心氣虛,心血不足的艾友灸:內關穴、公孫穴各20分鐘。艾灸2-3天休一天。

因心率低,或者頸肩問題,或者腦動脈硬化引起的大腦供血不足都可以灸:足三裡、懸鐘穴各20-30分鐘,以增加大腦供血。艾灸2-3天休一天。

艾友們這時艾灸要配合滋陰的食物了。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藥安胎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