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今天的穴位科普,我們來講下後溪穴,這是一個通督脈的穴位,也是治急性腰扭傷的穴位。

後溪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在手掌尺側,微握拳,在手掌的小指側面突出來的尖尖的位置就是後溪穴。

主治熱病,頭痛,耳鳴,耳聾,目翳,鼻衄,咽痛,癲狂,瘧疾,落枕,肘疼痛,尺神經痛等。

前面的幾個功效,頭痛,耳鳴,耳聾,目翳,鼻衄,咽痛等都和手太陽小腸經循行有關。

這個穴位扎進去還是挺疼的,我自己扎過好幾次,我只有有什麼不舒服,都會用短針給自己選穴扎一紮,又節約時間,又經濟實惠。

從解剖看還是比較安全的。

①針體穿過皮、淺筋膜、深筋膜,在第五掌指關節後方的尺側刺入小魚際肌群內。支配該皮區的神經是尺神經皮支。

②如果需要針刺透合谷時,針體要穿過小魚際肌止端、骨間肌和蚓狀肌,行於掌骨與深淺屈肌鍵之間。

講講後溪穴的作用原理。

①後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五輸穴中的輸穴。按內經總結“病時間時甚取之俞”。故歷代醫家均取後溪配合大椎、間使。治療定時發作的瘧疾病。用此法治瘧區常住人群患瘧疾者,有更滿意療敕。

②後溪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與督脈相通,並與陽曉脈的申脈相配。而統治兩脈所過的內眥、頸項的病症。所以後溪治療落枕,後頭痛有良好的效果。

④後溪伍足太陽經之束骨,方名“後溪束骨愈痙方”,此乃手足太陽經之上下配伍法。二穴一上ー下,一手一足,同經相應,同氣相求,太陽經氣疏通,以成祛風散邪、通絡解痙止痛之功,為落枕之良方。

⑤後溪伍手陽明大腸經輸穴三間以消腫止痛,方名“後溪三間除痺方”,共奏緩急止痛之功,常用於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之指、腕關節急疼痛變形者。

⑥《竇太師針經》以後溪為治“五癇病”“癲狂”之要穴,蓋因後溪宣通大陽經氣,而具通督脈、定搐搦之功。

⑦後溪伍督脈之人中、百會,方名“後溪人中愈癇方”,為癇證發作時之良方。

臨證可伍任脈之鳩尾、諸陽脈交會穴之大椎、心包經之間使,俾陰陽之氣相順接;取豐隆理脾胃促運化,以杜生痰之源。

⑨狂者,以清心瀉熱醒神為要法,以後溪佐大陵、曲池瀉心包及陽明之邪熱,水溝、少商、隱白、風府醒腦開竅,豐隆豁痰化濁,名曰“後溪清心止狂方”。

最新評論
  • 1 #

    針刺後溪穴,就一個字,爽

  • 2 #

    粉絲有多少才能獲得讚賞的資格啊?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冷食冰食可以吃嗎?要怎樣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