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病從口入”,說的就是我們當代人的現狀,很多的飲食上的習慣,導致我們一直處在亞健康的狀態,各項的身體指標或許多多少少有一些問題。生活上的飲食,已經從以前的粗茶淡飯,慢慢轉變成現在的重油重鹽。再加上現在的精神壓力都不小,各種緊張焦慮的情緒,都壓迫著生活裡的人,負面的心理因素,也在慢慢的摧毀著身體。很多不好的精神因素,還可能導致壽命減短,有人還一時的想不開,對自己和家人造成傷害。

而大多關於飲食上的疾病,因為吃多了“撐”出來的,導致的一般有8種疾病:

疲勞

大量的食物進入腸胃,經系統消化。其他器官的功能就會消減,使人精神不振,些許疲勞。全部血液用來消化,大腦供血不足,導致反應慢和大腦細胞的老化。

肥胖

吃得太多,超過一天需要的熱量指標。體內過多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然後代謝不出去的脂肪堆積導致人外觀上的肥胖。嚴重的還會引發其他一系列的疾病,比如“三高”、脂肪肝等。

腎病

吃得太撐,很多傷害泌尿系統的非蛋白氮從腎臟經過,加重腎臟的負擔,引發腎病。

胃病

食物吃太多,進到胃裡,傷害腸胃細胞,增加胃酸的分泌,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脹、便祕的現象。甚至會損害胃黏膜的,進而誘發胃潰瘍等胃病。

上消化道出血

本身在自己身上就患有潰瘍和炎症的一些人,若是吃的過於飽,就會傷害消化道,導致其出血,並且吃進去的食物還會噁心嘔吐出來,嘔吐物則是咖啡色的。

冠心病

太多次的飽餐不僅會讓熱量超標,還會導致身體攝入的膽固醇飆升,導致動脈粥化現象和血液黏稠,太高的膽固醇還容易誘發冠心病,進而導致血栓和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吃太多食物,身體的蛋白質攝入過多,高脂高糖的食物會增加胰腺的負擔,再加上吃飯時愛抽菸和酗酒,胰腺就可能水腫,誘發急性胰腺炎。

醫生提醒:這8種疾病既然都是因為吃太多,“撐”出來的,因此也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餓”回去,因此是可以“餓”消失的。但並不是盲目的去節食、斷食,而是選擇清淡飲食和每餐七分飽,以保證正常身體的營養攝入。

那麼真正的七分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七分飽則是感覺自己還沒有吃飽,但是對食物的慾望並不大了,主動去吃東西的速度減慢,雖然習慣還是想吃,但是吃不吃也無所謂。這時就可以將食物移走了,喝些水或者跟別人聊聊天,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八分飽則是胃雖然可以吃,但是已經滿了,可以再吃幾口。

七分飽五步走:

第一步:固定吃飯的時間,養成到點吃飯的習慣。

第二步:飯前先喝湯,增加一定的飽腹感,還能保護腸胃健康。

第三步:吃飯小口,慢慢咀嚼,給大腦產生飽的意識時間。

第四步:適當吃肉和蔬菜,補充足量的蛋白質,並且吃的最好選擇簡單加工的食物,能蒸煮則不炒。

第五步:喝足夠的水,保證一天攝入的毫升量,不要等口渴才喝水,有主動飲水的意識。

最後若是沒控制住吃撐了,不要立馬劇烈勞動,儘量站立一會兒,然後消消食,促進消化,以防消化不良。減少吃撐的情況,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今秋的第一杯紅茶,你喝了嗎?何時喝紅茶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