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秋天素有“秋老虎”之稱。此時天乾物燥、寒熱多變。稍有不慎就會傷風感冒,舊病也容易復發。因此,秋季養生一定要從這五點做好預防

預防抑鬱

入秋以後,滿目秋景。人們目睹秋風冷雨、草木凋零、萬物蕭條,常常會引起悲秋、淒涼之感,容易產生抑鬱情緒。悲秋會損傷肺氣,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因此,秋季也要注重調養精神。要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樂觀豁達、淡泊寧靜的精神狀態。

預防秋乏

正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入秋時節,人們難免會有睏倦、疲憊的感覺,這通常是身體為補償夏季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雖然秋乏的症狀會隨著調整與適應會減輕、消除,但為了不影響工作學習,還是應該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首先,可以適當的進行鍛鍊。但剛開始時不可強度過大,應循序漸進。如果過度運動,反而會增加身體的疲憊感。其次,要保證夜間充足的睡眠,減少熬夜、堅持午睡。通過勞逸結合的方式,有助於預防和緩解秋乏。

預防秋膘

秋季隨著氣溫漸涼,人們會不知不覺的攝入更多的熱量,身體也會更為積極的儲存脂肪抵禦寒冷,因此稍不注意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需要減肥的人們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肥胖者在秋天更需要注意飲食調節、注意減肥、控制體重。

可以選擇多吃一些熱量較低的食物,比如燕麥、扁豆、胡蘿蔔、番茄等。飲食應清淡,避免油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西蘭花、蓮藕、銀耳、芝麻、梨等等。其次秋季應適當提高熱量消耗,增加運動量。也可以出去遊山玩水,既能舒暢心情,又能減肥。

預防疾病

俗語說春捂秋凍。“秋凍”是秋季“薄衣禦寒”的養生方法,但對秋凍也必須有正確的理解,領悟其中的真髓。立秋過後,氣溫日趨下降,晝夜溫差大,出現“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情況。適當的“秋凍”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機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但要注意量力而行,如遇深秋時節氣溫急劇下降,要適時增加衣服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導致疾病。

預防秋燥

秋季乾燥,人們時常感到口乾舌燥、大便燥結、面板乾裂等症狀。此時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喝6杯左右白開水。飲食方面,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原則。

可選擇多吃梨、蘋果、普通、香蕉、蘿蔔及綠葉蔬菜,以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的食物。鴨肉、海蔘等食品此時也可多吃,雞肉、牛肉、鴿肉等較為平和的食物此時也可適當食用。

如果你喜歡小辛的文章,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多多支援~[送心]同時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養生小妙招[可愛]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注意,這3種飲食習慣很傷腎,教你3個飲食小技巧來養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