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最近讀了邁克爾·波倫的幾本書,包括《雜食者的兩難》和《為食物辯護》,跟著學習了一些關於食物的知識。

當然,作者作為一個西方人,他的飲食觀察和建議主要是針對西方人而言的,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中中國人也在面臨中相似的問題食物選擇問題。

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身邊的人得慢性病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其實和飲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建議大家也閱讀一下他的系列的書!

下面我就食物來和大家分享一些知識:

我們現在總是在談論某種食物的營養成分,但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讓我們健康出現問題的,不是營養的不足,而是我們的飲食方式。

例如,我們商店的貨架上,出現了越多低脂低熱的食物,我們很容易獲得這種食物,但我們在吃掉這些食物後,出現的不是身材更好,而是變得越來越胖了!

食物研究是一門不太容易的學問,現在食物研究主要依賴於對人群的調查,但問題是人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吃過什麼,且這樣的調查缺乏嚴格的控制,沒有科學性可言。

營養“科學”也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問,17世紀50年代的外科手術室是營養學研究的起點。

那麼我們對食物了解多少?

吃西方飲食的人,即吃加工食品的人群患肥胖症、心臟病、癌症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率很高。這些都是西方的病。

吃傳統飲食的人很少患慢性病。脫離西方飲食的人身體會恢復的更好——這意味著他們會變得更好或完全治癒自己。

比如在美國,預計未來10年,還將有很大部分的孩子會患上2型糖尿病,如果他們不改變飲食,而對於越來越喜歡吃快餐或者外賣的我們來說,也是有警示意義的。因為我們的飲食是被大型企業控制的。

而遠離公司控制我們飲食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家做飯。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六種提高免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