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糖尿病人因為血糖控制不佳、病程長等原因,出現腎臟損傷,引起蛋白尿等問題。於是,有些病人就開始盲目低蛋白飲食,造成肌肉不足、營養不良、免疫力不足等問題,危害健康與血糖穩定。那麼要怎麼補充蛋白質、控制好血糖,減少腎臟併發症進一步發展呢?需要針對性分析病情,合理補充蛋白質,飲食做到三多三少。

一、每天吃補充多少蛋白質合適?

確診糖尿病腎病後,要根據每天24小時蛋白尿定量,來衡量腎臟情況,確定每天蛋白質攝入水平。

1、低於1克的,按正常人標準,也就是1-1.2克/公斤體重,每天蛋白質攝入總量按照體重來相乘;

2、1-3.5克的,按照0.8-1克/公斤體重,每天蛋白質攝入總量按照體重來相乘;

3、3.5克以上的,按照0.6-0.8克/公斤體重,每天蛋白質攝入總量按照體重來相乘;

二、三多三少來控制蛋白尿

1、多選擇雞鴨魚蝦等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更加容易吸收,一些素蛋白吸收更慢,增加腎臟負擔。

2、多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會增加免疫力,改善應激,對於腎臟功能有益,不會增加腎臟負擔。

3、多吃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不僅可以改善腸道菌群、減少炎症反應,對於改善腎臟功能,也是有益的,有研究證明。

4、少吃鹽

高鹽食物增加高血壓與炎症因子,損傷腎功能,增加腎臟壓力,不健康,醃製食物、鹹菜、鹹蛋等少吃。

5、少吃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增加肌酐、尿酸指標,增加腎臟壓力,對改善腎功能不利,少吃海鮮、動物內臟、肉湯等高嘌呤食物。

6、少吃高磷高鉀食物

腎臟疾病中期以後可能出現高血鉀等問題,儘早預防更好。

因此,糖友出現蛋白尿不要慌張,要科學治療,合理用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好蛋白尿。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是不是堅持吃素的人,身體更好?壽命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