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友們都知道,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藥物以外,好的飲食習慣能讓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事半功倍。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糖尿病患者對飲食控制方式了解不足,往往“中招”很多誤區,今天就帶大家走出誤區。

誤區1:吃飯越少越好

不健康是吃出來的,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既然主食對血糖影響大,那我不吃總可以了吧?不可以!糖尿病可以吃出來,但是餓不回去。

科學的飲食療法要建立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礎上,適當限制飲食的總熱量,按照正常的能量標準吃主食,如果節食或進食太少,很容易出現低血糖和飢餓性酮症,還會導致血糖大幅度波動,反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另外由於熱量攝入不足,還會造成體內脂肪和蛋白質過量分解,導致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引發其他疾病。

那糖尿病患者應該怎麼吃主食呢?男性一天5兩、女性一天4兩,建議少食多餐,多吃低熱量、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各種綠葉蔬菜。另外吃粗糧升血糖慢一些,比如莜麵、蕎麵、全麥面。如果牙沒問題,主食儘量不要煮的太爛,因為煮的爛升血糖快,不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誤區2: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血糖、血脂和通便,但如果只吃粗糧,就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長期下去會造成營養不良。粗糧細糧要均衡搭配,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計算好主食的量,粗糧在主食裡的量不超過三分之一。

誤區3:水果不能吃

有些糖尿病患者認為水果是甜的,容易升糖,從此不再問津。這種做法有些極端,水果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只要血糖控制平穩,可以適量吃水果,但要注意在兩餐之間吃,選擇一些升糖指數低的水果,如蘋果、柚子等。

誤區4:用了降糖藥就不用忌口了

有些糖尿病患者認為,降糖藥或胰島素的作用是降血糖,只要吃了藥或打了胰島素,就可以控制血糖升高,就大吃大喝,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大多數糖尿病都是“吃出來的”,控制飲食對於糖尿病的治療至關重要。無論是服用降糖藥或是注射胰島素治療,都不能放鬆對飲食的控制,只有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加以藥物治療,才能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

誤區5:無糖食品可以大吃特吃

很多糖友認為市面上的無糖食品不含糖,對血糖影響不大,但無糖食品真的對糖尿病患者友好嗎?所謂“無糖食品”的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只是沒有直接新增蔗糖而已。能升高血糖的食物有很多種,無蔗糖並不等於無其它種類的糖,如麥芽糖、果糖等,米、面等澱粉類食物,往往是升高血糖的主力軍。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環節,要營養均衡,滿足患者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使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得以保證。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好不好,低頭看看腳,若沒有這3種表現,恭喜,肝還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