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韋先生是一名中年男性,曾經以為自己的身體非常健康,但是最近,張先生卻咳痰不止,且偶爾痰中帶血,韋先生放心不下。就自己去醫院進行了檢查,不查不知道,自己竟然患得了肺癌。

韋先生一直認為自己的生活十分規律,只是抽菸有時候會忍不住,有時候也會小酌幾杯,但沒想到這些習慣竟然成為了癌症的元凶。

當前環境下,有不少人“談癌色變”,癌症是當前社會環境下的常見疾病,是威脅全球人民健康狀況的首要因素。

許多癌症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而導致的。許多腫瘤醫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總結出兩個預防癌症的要點,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可以明顯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我們需要正確地認識癌症,才能夠更加科學地預防癌症,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

1.遠離致癌因素

抗癌聯盟曾總結出天下的癌症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可以預防的、一種是可以早期治療的、一種是可以減輕痛苦的,可見早期的預防是十分重要的。

最根本的預防就是儘可能少地減少與致癌因素的接觸。

研究認為,80%的癌症都與不正確生活習慣有關,包括飲食習慣不合理、過度飲酒、吸菸、肥胖、缺乏鍛鍊。

近年來,許多癌症的的發病機理也逐漸清晰起來,預防癌症也變得更加科學方便,許多的癌症通過正確的預防手段,發病率能夠降低約20%。這是非常可觀的數字。

2.癌前病變及時診斷

癌前病變是指若長期不經治療便極易演化為癌症,但是一旦及時消除致癌因素,則癌前病變則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

大腸腺癌

大腸腺癌是一種常見的腫瘤,其中絨毛狀腺瘤的癌變概率最大,極易演變為癌症。其中,又以直腸腺癌的發病率最高。但是,在中國直腸癌最易發生在直腸的部位偏下,便於觸診和切除。

乳腺纖維囊病

多見於成年女性,表現為乳腺的硬塊。若長期不進行治療,則可發展為乳腺癌。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若伴有上皮細胞的化生,若長期得不到規範的治療,則可能演變為胃癌。若合併螺旋桿菌感染,則可引發淋巴癌的發生。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是一種炎性的腸病。若長期不進行治療反覆增生。則有可能發生為結腸癌。除了結腸炎以外,所有的潰瘍若長期不進行治療,均有可能發展為癌症。例如面板慢性潰瘍與胃潰瘍。

肝硬化

我們常說的肝病三部曲絕非毫無根據。尤其是壞死後性肝硬化。很有可能轉化為肝細胞性肝癌。

一旦發現自己患得了癌前疾病,切不可慌亂。因為大部分疾病若能夠及時的清除致癌物質或因素,往往都可以恢復正常。切不可病急亂投醫,亂服藥,除了延誤病情之外,還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絕不僅僅因為某一原因而突然發生,多是一種或多種誘因長期的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形神共養,方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才能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