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末伏已經到來,也就意味著夏季最為炎熱的時間段馬上就要過去了。

伏天是身體排毒的最佳時機,此時人體能夠排汗,通過汗液來清理掉體內的寒氣以及毒素。

然而,很多人都受不了三伏天的熱氣,喜歡待在空調屋內,但是這樣就會導致身體內的寒氣無法排洩掉,並且空調產生的寒氣還會侵入到人體內。

但是,許多人會說,我下班等公交,回家的路上也出汗了呀,吃飯的時候也出汗了,這不是也排毒了嘛。

這樣的出汗方式被稱之為"靜汗",也就是被動出汗,這樣的出汗方式並不會起到調理身體排解毒素的作用。

對於人體有作用的出汗方式也就是"動汗",也就是通過運動、艾灸等方式,把身體內的寒氣給帶出去。

平時運動後,稍微休息一會兒就會感覺渾身舒適,氣血執行也就特別的順暢,整個人的狀態就會不一樣。

三伏天教你一招,排汗除溼,輕鬆完成:

對於體寒的人來說,在三伏天完全可以多出動汗,這樣可以減少冬天生病的機率,俗話說"冬病夏治嘛",除了運動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出汗的養生專案:

小兒昇陽助成長:晨起捏脊

小孩的脾胃本來就比較弱,體內的溼氣特別容易堆積,身體內的寒氣還是不較大的,因此,每天早上可以給孩子捏捏脊,幫助孩子提升體內的陽氣,能夠增強體質,祛除溼氣。

1、孩子的身體處於俯臥的狀態,之後家長用手捏起脊椎兩邊的面板,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之後向上走,從長強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的位置即可。

2、為了健碩孩子的脾胃功能,可以在第二遍開始的時候,每向前走三步就向上提一下。

3、最後,再用兩個大拇指去按摩脾俞穴,可以增強脾胃的功能,能夠加強對水溼的運化。

成人防止體寒:艾灸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都會待在空調屋內,下班也會坐車,基本上沒有運動的時間,此時體內寒氣就會越來越嚴重。

趁現在抓住伏天的尾巴,好好的調理一下自己的身體,升發體內的陽氣,促進體內溼寒的排出,養護脾胃的健康。

可以每天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在家裡面做一下艾灸,可以選擇一些穴位如:脾俞穴、中脘穴、解溪穴、關元穴等。

可以用艾條靠近穴位,每次等到面板稍微有點泛紅發燙的感覺,也可以說是到忍耐不住的地步就可以拿下來。

體寒的人會有哪些表現?

表現1:頭髮稀疏

對於體寒的人來說,血液迴圈不是特別的暢通。

因為血液迴圈不暢,毛囊血液供應就會減少,從而導致毛囊營養不良,引起脫髮。

另外,體內的陽氣不足,還會影響到頭皮內毛髮的升發,不易於頭髮的生長。

表現2:手腳冰涼

體寒,血液迴圈就會受阻,當血液執行不暢,對於手腳來說有特別大的影響。

因為手腳位於人體的末端,血液受阻後到達不了,手腳的溫度就會降低,另外,得不到血液的長期滋潤,就會出現麻木的表現。

表現3:經常生病

對於體寒的人來說,身體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差。

特別是一遇到變天的情況,身體就會感覺到發冷,稍微吹一點風就會出現發燒感冒的現象,並且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

提醒:體寒的人,日常做好2件事,提升陽氣,祛除溼寒

第一件:多睡覺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秋天,人就特別的容易犯困,主要是因為人體內的陽氣在慢慢的衰弱。

當體內的寒氣較多的時候,腎氣就不足,加上陽氣的衰弱,腎陽就會比較虛弱,此時人就特別的容易困。

因此,平時應該多睡覺,能夠補充腎元氣,讓體內的陽氣慢慢升發,這樣也有利於清除體內的溼寒,人的精神也就越來越好

第二件:運動要對

男性要比女性喜歡運動,可以鍛鍊身體,還能夠增強身體內肌肉,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壯實,穿衣服也好看。

適當的運動對身體的幫助特別的大,特別是運動排汗,不僅能夠升發陽氣,還能夠排出體內的溼寒。

但是,運動一定要作對,特別是對於身體比較虛弱的人來說,切勿過量的運動,運動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不戀一更食,莫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老祖宗養生術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