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按時作息

即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則安排每天的作息時間。一般成人要保證每天8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通常情況下,一般以清晨5時左右起床,晚上11時前睡覺,中午午睡1小時為好。切不可隨意打亂作息的節律,更不能“以妄為常”(晨昏顛倒)地過日子。

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一般每天要保證有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不要輕易開夜車。萬一因工作或學習等原因而開了“夜車”,也要事後適當補償。不然,就對人體的健康和工作都會帶來不利影響,輕則精神委靡不振,工作效率低下;重則免疫力下降,有損健康,罹患疾病,甚至縮短壽命。這就是中醫學所謂“生病起於過用”的道理。

中醫學還特別強調要順應自然,根據自然陰陽交替變化的規律按時作息。一是要確保一天之中,陰陽盛衰的交替時段(子時、午時)的睡眠,俗稱“子午覺”。二是要順應一年四季陰陽變化的規律,適當調整起臥時間。如《素問·四季調神大論》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髮三月,此謂容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春天是陽氣生髮、萬物生長的季節,每天可以稍晚一點睡覺,早一點起床,舒展放鬆身體,以升發陽氣;夏天是陽氣旺盛、萬物繁茂的季節,每天也需要稍晚睡覺,早早起床,靜待朝陽,以採陽和陰;秋天是陰氣始旺、萬物豐收昇平的季節,每天宜早睡早起,以養陰和陽;冬天是陽氣內伏、萬物收藏的季節,每天宜早睡晚起,沐浴朝陽以固密陽氣,抵禦陰寒。

已故的神經生理學泰斗張香桐院士,享壽101歲,他一直到90多歲,仍神采奕奕,思維敏捷,還能堅持上班做學術研究。他曾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專門談論健腦的問題,提出健腦四原則,即“整體、有序、自控、學習”。其中,他特別強調生活要規律有序,說:“腦健康與身體健康分不開,上了年紀的人,首先要注意身體健康。健康的頭腦寓於健康的身體,一個不注意身體健康、經常害病的人,他的腦力也是不及常人的。而身體好,一定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序。我每天都有一張不寫出來的時間表,從不輕易打亂它。”他一般清晨5時起來,晚上10時就寢,中午午睡1個多小時,每天起床後,他喜歡自己整理房間,做到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儘量自己做。每天上午和下午他從家裡步行十多分鐘到所裡上班,風雨無阻。每天3餐,他定時、定量用餐。

中醫古典名著《諸病源候論》的作者,隋朝太醫博士巢元方曾倡導養生“起居法”,為歷代談養生者所推崇,方法有四:理髮:早晚以手指梳頭理髮,以疏通頭部氣血,具有健腦、固發的作用;叩齒:朝夕以上下齒相互頻頻叩擊,具有堅牙固齒、清熱防病的作用;漱醴泉:用舌在口腔內不停地攪動,待津液滿口後,分3次緩緩嚥下,具有引腎水以上潤口咽、下溉五臟等作用;握固:雙手做緊握拳頭的動作,反覆數次,具有固精明目、調暢氣血、延緩白髮及益壽的作用。

保持清潔

要做到每天及時洗漱,經常打掃衛生,勤換清洗衣被,適時敞開門窗,以保持個人身體和環境空氣的清潔衛生。特別是每天堅持最少早晚兩次漱口、洗臉,一次洗澡(活動出汗後還要及時洗澡),餐前餐後、下班回家、溲便之後都及時洗手等習慣,對於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防治牙齒的病痛早衰,疏通全身的氣血,預防疾病感染,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僅要堅持,還要認真做到位。

原北京大學校長、著名的經濟學家、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一生屢經坎坷,卻活到了101歲的高壽,他說養生健身的祕訣很簡單,就是從青年時代起,每天晚上就寢前總要認真進行一次熱冷水浴(先用熱水洗泡身體15分鐘以上,待汗出後出浴擦乾,過三四分鐘再進行冷水盆浴),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此外,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小便的暢通與及時,也非常重要。

指導專家

職稱/學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任職單位: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文獻資訊研究所副所長

湖南省高血壓與卒中專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

國家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負責人

以上健康科普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更多中醫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不好,身體3處變色,莫忽視!養肝,堅持"2控、3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