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處暑過後,南粵暑氣餘威尚盛,又兼雨水甚多,長夏的日子會相應延長。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表示,中醫認為溼為長夏主氣,脾主長夏,此時痰溼體質及溼熱體質的朋友會感覺比較難適應。

林舉擇表示,在中醫看來,長夏炎熱而夾溼,脾具有“喜燥惡溼”的特點,若溼邪留滯,最易困脾;亦因溼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溼停聚,引起不適。痰溼及溼熱體質之人此時不適,則正應驗了這點。

痰溼體質者多水液內停而痰溼凝聚,所以宜以化痰祛溼為主,兼健脾助運;而溼熱體質者多溼熱蘊結不解,宜分消溼濁、清洩伏火。

今天推薦一款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健脾功效的養生湯水——老陳皮鮮土茯苓煲老鴨湯,湯味醇和鮮美可口,可作為痰溼體質和溼熱體質人士的夏秋季調理湯飲。

老鴨嫩鴨選哪樣煲湯?

老陳皮貯存的時間越長,則香氣和化氣功效越好,無論入藥或作為烹調的材料都宜選用此類,所以稱為“老陳皮”。中醫認為它性溫,味辛、苦,能理氣健脾、燥溼化痰、開胃順氣、生津止渴,對腹脹、食慾不振、痰多咳嗽、胸悶氣喘以及口臭等有良效。

新鮮的土茯苓尤能健脾祛溼,其鮮美之味和祛溼力特別強,是廣東民間夏秋兩季時除溼困煲湯常用之物。除此之外,土茯苓還具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在臨床上也常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病症的急性發作期。

老陳皮和鮮土茯苓均能藥食兼之,還是痰溼體質和溼熱體質人士的夏秋季體質調理的湯料之優選。

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中醫認為"嫩鴨溼毒、老鴨滋陰”,因而無論是為菜或入藥均宜選用老鴨。與老陳皮鮮土茯苓合用,共奏化溼、健脾、理氣、滋陰之功。

老陳皮鮮土茯苓煲老鴨湯

【材料】老陳皮10克,鮮土茯苓500克,老鴨1只(約600克),生薑3片。

【製作】所有材料清洗乾淨;老陳皮浸泡軟後颳去瓤,再洗淨;鮮土茯苓洗淨,刮皮厚切塊狀;老鴨宰洗乾淨,去內臟,切塊狀後飛水備用;所有材料共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左右(約10碗水份量),先武火煮沸,之後改文火慢熬2小時,進飲前方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溫服。此量可供3-4人食用,鴨肉可撈起拌入醬油供佐餐用。

【功效】燥溼化痰,理氣健脾。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腎病尿蛋白總反覆怎麼辦?多注意一點,比單純加藥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