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秋天到了,又到了“煮棒子”的時候,鮮嫩的玉米棒子可以帶皮烤著吃也可以煮著吃,這個味道一直是很多人童年美好的記憶。現在提倡的合理主食結構是“粗細糧搭配”,在粗糧中,玉米佔有重要地位。從營養角度看,它所含蛋白質並不多,而合理食用卻有益健康。因此,秋季健康飲食首選吃玉米。

玉米,又稱“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歸脾經、胃經。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利肝膽等功能。立秋時令食用能祛秋燥 、利水通淋。中國的種類有黃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和雜玉米等,是中國北方和西南山區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在《綱目》中記載玉米:"調中開胃。";《醫林纂要》:"益肺寧心。";《本草推陳》:"為健胃劑。煎服亦有利尿之功。"玉米可以調中健脾、利尿消腫,所以是秋季的上佳補品,特別是從立秋到秋分的“長夏”期間,暑熱未消,降雨頻繁,最應當食用適量的玉米補脾。

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膽固醇吸收的抑制劑,可以降低血膽固醇的濃度,並防止其沉澱,因而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心絞痛等病人極其有益。維生素E還可以促進人體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防止肌肉萎縮以及骨質疏鬆。

玉米中的纖維素可吸收一部分葡萄糖,使血糖濃度下降,因而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玉米中的纖維素K能增加血中凝血酶原的作用,加強血液凝固,因而對出血性疾病有積極的治療作用。

玉米中含有多種易於被人體吸收的賴氨酸,因而具有健脾開胃、增進食慾的作用。玉米中含有較豐富的氨基酸,因而能促進腦細胞的發育,改善腦組織的血液迴圈,因而對腦動脈硬化、神經衰弱、失眠、老年痴呆等也有積極作用。

玉米本身是糧食,但是其他部位也是可以入藥的,比如說:

玉米芯 :有健脾利溼的功效。常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洩瀉。

玉米花:味甘性涼,有疏肝利膽的功效。常用於肝炎,膽囊炎等。

玉米鬚:性味甘、淡、平,歸膀胱、肝、膽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效。常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鼻竇炎,尿路結石,膽道結石,小便不利、溼熱黃疸等症。

平時可以吃新鮮的煮玉米。老年人若是牙口不好,可以做些鮮玉米粥喝,將新鮮玉米帶著棒子,像擦西葫那樣,將棒子上的玉米粒擦成碎渣,鍋內水煮開,放入擦好的鮮玉米渣,煮3至5分鐘即可。

食療方:

黑豆玉米粥

黑豆10克,玉米、大米各50克

將食材一起熬粥或者打成粉煮成糊糊食用。每天一劑,可以健脾利溼,使用不脾胃虛弱,肢軟乏力,食慾不振等。

粗糧有益,但是注意適量,不能連續的只吃粗糧。應當粗細結合,每天不超過50克粗糧。請注意,老年人由於胃腸功能減弱,吃粗糧多了會腹脹、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時間長了,會導致營養不良,因此老人每天的纖維素攝入最好不要超過40克。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人與萬物和,講究平衡平穩,即是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