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痔瘡是生長在人體排洩口——肛門的一種疾病,它的生長、發展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學習環境、行走勞累、飲食睡眠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會發生痔瘡?

1、解剖學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時,肛門直腸位於下部,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向上迴流頗受障礙,影響血液迴流,擴張屈曲。

2、職業: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遠行。

3、區域性刺激和飲食不節: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祕、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迴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

4、腹內壓力增加,妨礙靜脈的血液迴流。

5、生活習慣,比如飲食過飽、常吃精細食品,或憋便、蹲廁過久等,都是形成痔瘡的原因。

從痔瘡發病的原因不難看出,大部分都是由於生活習慣常年作用積累下發生了病理改變,如果做完痔瘡手術治療以後,不改變生活習慣,重蹈覆轍,痔瘡復發不可避免。

俗話說“十人九痔”,即使是痔瘡復發,也會有輕重、時間長短的區別,最關鍵的是:怎樣減少復發、控制復發;復發後怎樣儘快消除症狀、減少痛苦。

如何減少、控制復發?

痔瘡患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七忌:

忌飲酒, 忌辛辣, 忌飽食, 忌久坐, 忌緊腰, 忌憋便, 忌諱疾。

改善生活習慣:

1、排便時間3分鐘:排便時間縮短到3-5分鐘。如果排便2分鐘都沒有大便要停止排便,稍後再去或根據大便乾燥程度使用大便軟化劑等。

2、每天排便1次:一般排便頻率是每天1次。如果大便不幹燥、排便不費力,2-3天也可以。如果大便乾燥、排便費力,可參考上一條。如果大便次數較多,對痔也是不利的。

3、排便時別太用力:不要過度用力,排便時不要看書、看報、看手機。如果排便很用力,要檢查是否大便乾燥和便祕。

4、足量纖維素:可以進食一些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或口服市售的膳食纖維素補充劑,每天大約20-25g,根據大便情況進行調節。口服纖維素的同時需要增加飲水量,因為單純口服纖維素可能引起便祕。

敲黑板注意,不改變生活習慣,痔瘡復發在所難免!

若是這些都做了,症狀依然沒有改善,那麼請一定及時就醫,患者朋友們不要過度焦慮和擔憂治療費用及時間,一是現在醫保政策很完善,各大醫保在痔瘡這個病種下的治療專案都覆蓋了,個人自費的部分已經很少,花不了多少錢;二是現在醫學手段越來越先進,痔瘡治療的週期因為手術方式的改善大大縮短,再加上很多利於康復的用藥可以回家自用,所以住院時間也是大大縮短,對於工作不易請假的上班族而言已經不構成負擔。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人到中年,要注意這幾點,身體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