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當代生活中,人們對健康愈發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注“養生”這一話題,可真正懂養生的人確是少之又少,不符實的養生言論更是氾濫成災,土淘金溫馨提示:這些養生誤區千萬不要進。

誤區一:血管垃圾不清,會導致血栓;真相:根本沒有所謂的“垃圾”

血管裡並沒有什麼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謝廢物。代謝廢物是細胞新陳代謝時的自然產物,正常情況下會隨著血液流動到特定器官,最終排出體外。防止物質過剩,我們可以通過有氧運動和多飲水的方式提高代謝。

誤區二:適度喝酒有益健康;真相:酒精是明確的致癌物

這句話是愛酒人士的藉口,酒精帶來的任何健康益處都會被其毒性作用蓋過,所謂的安全飲酒量,是不存在的,飲酒會大大增加患癌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誤區三:吃核桃可以補腦;真相:吃啥補啥是不存在的

人不可貌相,食物也是,如果真的是長得像什麼就能補什麼,那吃了這麼多年核桃的我們怎麼還是進不了清華的大門?核桃中含有的n-3不飽和脂肪酸,的確可以營養神經,但這種作用與補腦益智完全不是一回事。

誤區四:晚上不吃飯能減肥;真相:那只是暫時性的水分流失

靠節食減掉的大多是水分,且容易反彈。長時間不吃晚飯損害胃腸功能,既不益於健康也不利於減肥,任何人少吃一餐飯體重都會下降,這是最簡單的加減法。

誤區五:每天一萬步,活到100歲;真相:走出“膝關節損傷”

走路運動雖然有利於健康,但若沒有掌握適當的方法,一味追求遠距離、長時間容易損傷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慢性撕裂和關節軟骨面磨損剝脫而導致膝關節炎,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當然具體步數也還是因人而異!

誤區六:藥補效果好,沒有副作用;真相:是藥三分毒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氣補不如神補”。藥補很容易導致補不對症、弊大於利,近幾年的新聞報道中也常出現“補出來的病”,所以用藥前務必要諮詢醫生,確認自己是否需要用藥再對症下藥。

誤區七:紅棗紅糖紅豆可以補血;真相:真正的補血食物是紅肉

補血必補鐵,鐵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是豬肉和動物肝臟。而被包裝成“女生神器”的紅糖實際上的鐵含量微乎其微,近97%的成分都是糖類,紅棗中的鐵含量也很少且不易吸收。

誤區八:痘痘長在不同位置,代表不同器官出問題了;真相:唯一出問題的是你的面板

理論上講,只要有皮脂腺的地方就有可能長痤瘡,而人的面部、背部、胸前都是皮脂腺密集且分泌旺盛的部位,所以痤瘡容易在這些地方長出來,並不是因為某個內臟出問題了。

誤區九:食物相剋說;真相:沒有科學依據

食物相剋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一些食物搭配之所以出現不適反應,主要原因是巧合和個別過敏體質、外部環境所致,與食物之間的營養搭配關係不大。食物“相生相剋”的現象並沒有經過反覆實驗論證,就算食物搭配中會產生一些化學反應,它所產生的含量也是十分微量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誤區十:奶白色的湯更有營養;真相:那只是脂肪

營養的顏色不是奶白色,簡單來講,奶白色的湯就是“乳化脂肪”,沒有脂肪的湯一般是不會呈現乳白色的。

“養生”一詞被過度解讀,甚至有人寄希望用以延年益壽,其實可以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調養出最好的生活狀態即用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行為習慣去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飲食、適度運動以及不斷調節個人情緒、釋放壓力,這才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便祕不用愁 商陽穴幫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