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痛風、類風溼、風溼,這三種疾病病症在臨床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可因為受涼、活動誘發,表現為關節紅腫疼痛。但事實上各有差異,讓很多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預防和治療。那麼,痛風、類風溼、風溼三者該如何分辨呢?

受累關節不同

痛風病變主要累及指趾關節,發病前多一般無徵兆,少數患者有疲乏,周身不適及關節區域性不適。多以深夜第一跖趾關節發病為多見,伴有紅、腫、熱、痛症狀,關節變形不對稱。可出現痛風石,會破潰流出白色結晶物,痛風石還好發部位在耳輪,還常見於手指、腳踝、肘膝等處。

類風溼關節炎表現則為對稱性的關節腫痛,以四肢小關節為主,其中掌指關節、腕關節、近端指間關節最為常見。關節以腫痛為主,很少發紅及出現灼熱感,會伴有晨僵現象。可出現類風溼結節,不破潰,類風溼關節炎還會導致關節畸形。

風溼關節炎常累及膝、肘、髖等大關節,多發性的大關節紅腫熱痛,關節疼痛呈遊走性發作,與天氣變化聯絡明顯。

病因不同

痛風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因為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尿酸排洩減少,尿酸在血液中和組織內積聚所致。而類風溼是一種以慢性侵蝕性關節炎為特徵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與環境、細胞、遺傳、精神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的疾病。風溼關節炎則是一種感染了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全身變態反應性結締組織病,還伴有環形紅斑,舞蹈症,心臟炎等症狀。

發病人群不同

痛風患者多為男性,40歲以上多見,肥胖者居多數,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而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各年齡段中皆可發病,高峰年齡段30-50歲,多數為女性。不同的風溼病患者發病年齡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有的風溼病以幼年發病為主,比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still病等。育齡期女性好發的系統性紅斑狼瘡,中老年女性好發的常見風溼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徵、骨關節炎、纖維肌痛綜合症。有些疾病有著特殊的年齡特點,多見於50歲以上的女性多於男性。

治療不同

痛風的治療多數以長期有效控制尿酸穩定,防止尿酸沉積引起關節破壞,預防痛風復發,而類風溼關節炎治療多數以保護關節功能,防止關節破壞,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為目標,風溼關節炎治療多數以消除鏈球菌感染為主,同時對關節疼痛,心臟炎等進行處理。

溫馨提醒:出現關節疼痛是身體給患者發出的警報,我們應當慎重對待,不可片面自行判斷疾病型別,耽誤治療,患者應儘早去正規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由醫生根據檢查報告作出判斷,再進行鍼對性的治療,這樣才能保證對症治療,使患者儘快擺脫疾病糾纏。

最新評論
  • 1 #

    類風溼關節炎很煩人的,以前我家裡老爸手指關節腫脹,還有足跟痛,用了很多辦法不合適,後來就是找到了黃色袋子品牌的#邢 郎 匠#冷敷貼,現在乾點活啥的都不礙事,真好。

  • 2 #

    我也是經常手指發涼、疼痛劇烈,尤其是陰天下雨天氣,更是加劇,檢查人家說是有點類風溼關節炎,可把我愁壞了,有時候用筷子吃飯都費勁,有次鄰居串門,看見我的情況,就說了…邢 郎 匠…冷敷貼,不到半個月,已經無礙。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宮寒的女人老得快,3招養足陽氣,給子宮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