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痛風是與遺傳有關的人體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表現為尿酸生成和(或)尿酸排洩減少,血尿酸增高。尿酸是一種化學物質,機體代謝細胞核中的嘌呤類鹼基時產生,血尿酸升高可形成鋒利的針狀結晶,會累積於關節中造成疼痛即痛風發作。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高尿酸血癥、反覆發作的特徵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等。

高尿酸血癥是指血尿酸高於正常參考值(一般檢測結果後都會附有):男性>416µmol/L、女性>357µmol/L;

高尿酸血癥的人群,如能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也可以不出現痛風發作。

三低一高——低嘌呤、低鹽、低脂、高水分

牢記十條營養原則,讓痛風遠離。

(1) 攝入充足的水分

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利於尿酸的排出,預防結石的形成,為防止夜尿濃縮,夜間也應補充水分,以白開水為好,可適量飲用蘇打水,飲茶要限制,不喝濃茶。少不用含糖飲料。

(2) 限制嘌呤的攝入

也就是限制細胞核多的食物。 急性期控制在每日150毫克以內。其他時間可適當放寬,但任何時期均應禁食三大類含嘌呤高的食物,內臟、海鮮(除外海蔘、海蜇)、高湯(肉湯、雞湯、魚湯)。包括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小魚乾、牡蠣、黃豆、濃高湯(如肉湯、火鍋湯)等。

根據食物的嘌呤含量及病情來選擇。但不能僅看嘌呤含量。

急性發作期 宜選用第一類食物,以牛奶、蛋類、動物血、蔬菜、水果為主,多飲水,不用含糖飲料,減少運動。

緩解期 可適量選用第二類食物,但不要一餐進食肉類過多(單次小於50克),控制一日總量(每天不超過100g),肉類最好煮透去湯再食用。

無論是急性期還是緩解期均不宜食用第三類食物。

(3) 控制能量的攝入

肥胖者應節食減肥, 使體重保持或稍低於理想體重水平內。但減體重應循序漸進,每星期不超過0.5公斤。如過快,機體會產生大量的酮體,與尿酸競爭排出,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促進急性痛風發作。

(4)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非澱粉蔬菜500g,水果200g 為好。

但要注意嘌呤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菜花、菌類、鮮豆莢等應適量。

注意:果糖會增加痛風的風險,果糖抑制尿酸排洩,應減少攝入如蜂蜜(果糖和葡萄糖)、高果糖水果(無花果、葡萄、梨、蘋果等)、高果糖玉米、新增果葡糖漿的甜飲料等。隨著尿液pH值的升高,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性增加,排出也增加,故飲食安排應以在體內代謝成鹼性的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新鮮蔬菜、水果、牛奶、堅果、海藻等。

(4) 供給適量蛋白質和脂肪

由於食物中的嘌呤多與蛋白質共存,高蛋白飲食會同時伴隨嘌呤的攝入增多,而且會促進內源性嘌呤的合成和核酸的分解(產物為尿酸),建議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天每公斤體重0.8~1g蛋白質,肉、蛋、奶、豆要適量。

舉例:60公斤體重的話,每天蛋白質建議攝入量為60×0.8=48g至60g之間,優先選擇不含或少含核蛋白的低脂乳製品、雞蛋、動物血等,其次適量的肉、魚、家禽,肉類烹飪前先焯水,倒掉湯汁後再料理。幹豆類要限制,根據病情可少量食用豆腐、傳統豆漿等豆製品。

脂肪供給每日不宜超過50克,因脂肪有阻礙腎臟排洩尿酸的作用,減少尿酸的排洩。不用肥肉、雞皮、鴨皮等高脂肪食物,油脂高的堅果也應適量。少油烹調,20-25g/天。做菜多用蒸、煮、燉等油少的方法,在外就餐過於油膩的食物準備一碗清水涮油後再吃。

(6) 禁止飲酒及含酒精飲料 : 酒精(乙醇)代謝使血乳酸濃度增高,抑制腎小管分泌尿酸,降低腎臟排洩尿酸。啤酒中含大量嘌呤 ,飲酒過多,還會使血甘油三脂升高,促使高脂血症的發生。酗酒常誘發急性痛風發作。禁菸。

(7) 維生素與礦物質 : 供給應充足,但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12有降低尿酸排洩的作用,除了從膳食中攝取,一般不需額外補充。

(8) 藥物與營養素 : 用秋水仙鹼、丙磺舒治療時,避免攝入大量的維生素C;而用吲哚美辛、布他酮(俗名保泰鬆)、萘普生治療時,則要攝入充足的維生素C。保泰鬆有鈉水瀦留的作用,服用時需限制飲食中的鈉鹽。長期服用別嘌呤醇,必要時應補充鐵劑。

(9) 禁用刺激性食品及調味品 : 如辣的辣椒、花椒、大料(桂皮)等。少用食鹽和醬油。

(10) 禁止服用含核酸的保健食品。

急性期食譜舉例

早餐 牛奶200毫升 麵包1個(富強粉50克)

午餐 米飯(大米100克)

番茄(200克)炒雞蛋(1個)

拌黃瓜(200克)

晚餐 米飯(大米100克)

瘦肉末(30克)茄子(100克)

炒白菜(200克)

加餐 蘋果1個(市品200克)

全日烹呼叫油25克

注意:先將瘦肉末煮熟,去湯留渣。

該食譜可供蛋白質56克,脂肪45克,碳水化合物250克,能量1629千卡(6.8MJ),嘌呤67毫克。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養生帖」夏季食花,貌美如花,精神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