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血脂異常,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增加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尤其是甘油三酯(TG)嚴重增高時(≥5.6毫摩爾/升),會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風險。常用的降脂藥有很多,大致可以歸納為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幾類。服用降血脂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血脂正常後仍需繼續服藥

降血脂的藥物治療,需要時間的累積,不會迅速見效。藥物的型別和服用劑量都會影響療效,有的藥物在1~2周後起效,有的則需要1~2個月,血脂水平才會有所降低。

大部分血脂異常患者服用足量合適的降脂藥物4~6周後,血脂可降至目標值,這時仍需繼續服用降脂藥物。當然,對於少數服用降脂藥後出現血脂降得很低(明顯低於目標值)的患者,可考慮將降脂藥的劑量減半。

血脂升高是一種慢性代謝異常,目前只能靠藥物長期維持以控制血脂在合適範圍內。多數患者,特別是已經發生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需要長期堅持用藥,不能因為一段時間的治療,膽固醇降低到目標值,就自行停藥或減小藥物劑量,否則會增加發生心肌梗死或腦卒中的風險。

降脂藥需長期服用才能防治冠心病

對於多數血脂異常患者來說,停服降脂藥物後 1~2 周,血脂即可回升到治療前水平。這裡需要對患者強調的是,根據醫學的觀點,降脂藥物只有長期服用,才能達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降脂藥物服用時間愈長,臨床獲得的益處也愈大。

老年人降脂可延長壽命

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血漿膽固醇水平隨年齡增高而升高,男性在65歲時達高峰,而女性則在70歲時達高峰。對老年人進行降脂治療應與對中、青年人降脂治療一樣,全面分析冠心病的整體危險因素,參考血漿膽固醇水平而建議採用飲食或藥物降脂治療。

對於已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老年人,應堅持降脂治療。對於僅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老人,也可考慮進行降脂治療,這將有可能延長壽命,並可改善生活品質。一般說來,老年人耐受性較好的降脂藥物是他汀類和貝特類。

血脂正常的腦卒中患者也要服用降脂藥

近年來流行病學觀察研究發現,血漿膽固醇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密切相關。現有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他汀類藥物可通過多種機制降低已有冠心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而且不會增加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性,說明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明確的降低腦卒中危險性的益處。所以腦卒中患者應當長期服用他汀治療。

服用降脂藥物後需要定期檢查肝功能

(1)定期複查血脂

目前臨床試驗的證據顯示,他汀類降脂藥是唯一能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的降脂藥物。血脂異常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方可獲得明顯的臨床益處。由於不同個體對同一降脂藥物的反應有相當大的差別,所以患者在服藥期間應定期隨診。在開始進行藥物治療後4~6周內,應複查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根據血脂改變而調整用藥。如果血脂未能降至目標值,則應增加藥物的劑量或改用其他降脂藥物,必要時也可考慮聯合用藥。

(2)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長期連續用藥時,應每3~6個月複查血脂,並同時複查肝功能。若患者出現肌肉疼痛或無力,應及時檢測肌酸激酶。治療過程中,醫生應經常督促和指導患者堅持調整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以期增進降脂藥物的療效。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對於在服用降脂藥物前已出現血轉氨酶明顯升高(>正常上限3倍)的患者,應進行護肝治療,使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再開始藥物降脂治療。

②對於血轉氨酶僅輕度升高且伴有甘油三酯升高者(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血脂異常造成的轉氨酶測定誤差),如果需進行降脂治療,可考慮給予降脂藥物,但需密切監測患者的肝功能。

④在服降脂藥物的過程中,若患者出現肌肉疼痛或肌無力,測定顯示肌酸激酶明顯升高,則應立即停服降脂藥。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立夏”節氣做好這5件事,讓孩子一年不生病,長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