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豆是一種常見的傳統食材,在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豆漿、豆腐腦、豆花、豆乾、豆皮等各種豆製品,因為物美價廉、味道可口,成為廣大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網上一直流傳,女性長期大量攝入豆製品會導致乳腺癌的發生率增加,因為豆製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而高水平雌激素的暴露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聽起來,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因果關係明確,脈絡清晰!“這豆製品還能吃嗎?”“豆漿加油條可是經典的早餐組合!” 受此傳聞的影響,很多女性都不敢再喝豆漿,甚至徹底不吃豆類食物。事實果真如此嗎?大豆裡面確實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也確實是一種植物雌激素!但植物雌激素能和人體內的雌激素劃等號嗎?事實上,此類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恰恰相反,多個研究顯示,豆製品的攝入不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還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復發風險,豆製品完全是一種抗腫瘤的好食材。

我們先看看以下4個問題: 1、什麼是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非甾體類化合物,其具有弱雌性激素作用;因為生物活性類似於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就屬於其中之一。2、植物雌激素和人體內的雌激素是一樣的嗎?豆製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人體內的雌激素通過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作用。相關研究證實,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結構與雌激素相似,與人體內的雌激素(雌二醇E2)競爭結合雌激素受體,產生與雌激素類似的作用,但是競爭結合能力遠比雌二醇結合能力要低。3、豆製品中的植物雌激素與乳腺癌發生相關嗎?植物雌激素與乳腺癌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且有多個研究證實,攝入豆製品不僅不會導致乳腺癌,還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2003年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文獻報道,認為日本傳統飲食中豆製品的攝入可以降低絕經前乳腺癌的而發生率。2008年6月發表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營養學雜誌》的一項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2020年2月25日,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Dairy, so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those confounded milks》的研究論文。結果表明,大豆製品與乳腺癌發生風險沒有明顯的關聯。大豆異黃酮預防乳腺癌的發生的機制可能是:大豆中的異黃酮通過反式作用優先結合雌激素受體β(ERβ),而不是雌激素受體α(ERα),導致雌激素受體結構改變,產生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作用(SERMs),從而發揮治療及預防乳腺癌的作用。4、乳腺癌患者可以攝入豆製品嗎?既往有研究表明:每天喝豆漿大於10毫克的這一組與不喝豆漿的那一組在乳腺癌的死亡率上沒有區別,但每天喝豆漿大於10毫克的那一組乳腺癌的複發率明顯降低。可見,喝豆漿不但不會導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發生風險,是乳腺癌發生的保護性因素。綜上所述,我們得出結論:大豆可以給人體提供優質植物蛋白,價格低廉,易於獲取。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當女性進入絕經期以後,體內雌激素下降,會出現血脂升高、鈣質流失等現象;適當食用豆製品可以補充優質蛋白的同時,補充一定量的雌激素,從而減輕易怒、潮熱、盜汗、失眠等更年期症狀,同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有高血壓的老年人,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降脂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