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句話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一些帶有致病微生物的食物吃進身體裡確實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小的危害,但營養師要告訴大家,疾病更是“省出來”的。

許多中老年人對浪費食物都是深惡痛絕,所以剩的食物能吃就吃進去,面對一些發黴的水果、饅頭等食物,不少人都採用把發黴的地方切掉,吃剩下的部分這種做法。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做法,而且是非常危險的。

有人會說,經常這樣吃沒出現過什麼問題,其實這是幸運,因為黴菌在食物上形成黴斑,說明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不代表沒有黴斑的位置就沒有黴菌。

事實上,在水果這樣水分豐富的環境裡,黴菌也會跑到別的位置腐蝕水果,所以一旦水果開始發黴,最好整個扔掉,不要為了那一點點食物冒著危害健康的風險,畢竟一旦生病,住院費可比水果貴多了。

而米麵類、豆類食物一旦發黴,會產生非常危險的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毒性極強,致癌劑量僅為1毫克。

這樣的發黴食物千萬不能指望靠加熱來消除毒性,黃麴黴毒素非常耐熱,一般的烹飪方法都不能使黃麴黴毒素失活。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節省吃這些發黴的食物。

另外,為了不浪費,吃得太多也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尤其對於中老年人,因為怕浪費就努力地吃剩飯剩菜,結果吃下去的熱量遠遠超過我們一天需要的熱量。

在這種情況下,中老年人的活動量都比較低,多餘的能量就逐漸積累在我們的身體裡,這樣來說,大家很容易產生肥胖的問題,而肥胖是三高病症的重要誘因,而且剩飯剩菜不僅營養流失,而且會有微生物汙染的危險,最好還是不要吃了。

最後,吃飯用的碗筷也不要太節省,有裂痕的陶瓷器具要及時更換,因為裂縫會殘留一些食物殘渣難以洗掉,發黴以後就會形成病菌滋生的溫床,經常使用這樣的餐具難免造成病菌侵染。

塑料製品最好一年一換,因為塑料器具可能沒有那麼穩定,隨著時間延長會發生老化的問題,產生有毒物質。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駱駝奶,是不是比牛奶更營養?有沒有健康風險?